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华报:中国海归回国创业缘何冷对“北上广”?

2012年07月25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7月25日电 美国《侨报》24日发表评论说,迫于现实压力,“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中国海归创业者们的现实选择。其集体转向表明,一方面,大都会过去诸多引以为傲的优势正在失去,各城市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另一方面,海归们的选择正在趋于理性,他们对创业环境的重视已转变为“软硬兼重”。海归不愿扎堆大城市,推动了中国人才的合理布局,值得鼓励和倡导。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显示:迫于现实压力,“逃离北上广”已不仅是很多当代中国青年的选择,同时也成为中国海归创业者们的现实选择。中国海归的创业地点,正在从“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逐渐转向内地及中小型城市。

  曾几何时,集各类资源和政策优势于一身的“北上广”是创业者们的首选之地,如今,何以让有志青年退避三舍?是大都市拒绝人才吗?否也。

  各大都会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人才引进的力度。比如北京、上海,近年来出来的各项吸引海归的政策并不少,有的甚至不惜重金揽才。而且,大都市具有的多元文化氛围,以及跨国巨擘、行业龙头企业驻扎的规模效应,这本身就为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但海归们的集体转向表明,一方面,大都会过去诸多引以为傲的优势正在失去——如“北上广”城市人口基数的增多、城市面积扩大、交通拥堵、各项成本不断抬高,以及二三线城市相继推出各项优惠政策、打造宜居优美环境等,各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差距正在缩小,曾经的“涌向大城市”现象正在成为历史。

  另一方面,海归们的选择正在趋于理性,他们对创业环境的重视正在从“硬件优先”转变为“软硬兼重”。尤其是进驻中小城市的海归,不仅可以赢得优厚的创业待遇,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资源和对外关系,成为内地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对外沟通的桥梁。海归不愿扎堆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推动了中国人才的合理布局,值得鼓励和倡导。

  而海归们的选择也警示“北上广”等超大城市管理当局,必须控制自身日益膨胀的体量。其实,对于“北上广”来说,不止是海归要远离她,中国国内的一些高校毕业生、打工者也在疏远她。以大都市的房价、交通为例,这无形中就抬高了劳动力成本和经营成本。这种“大城市病”如果不能及时疗治,将制约城市的发展。(钟海之)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