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中国首次明确"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蕴深意

2012年08月17日 11: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1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刊出评论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日针对美国务院就南中国海问题发表声明的书面回应,是中国官方在公开场合首次对“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做出明确界定。这种更为清晰明确的战略,使得中国对南中国海问题的处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预示中国已准备认真着手考虑解决南中国海问题了。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7月20日和8月3日,两次就南中国海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分别涉及中国对东盟和美国的回应和表态。

  东盟和美国恰恰是中国在处理和应对南中国海问题复杂化、多边化和国际化时,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相关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8月3日针对美国国务院就南中国海问题发表声明的书面回应,长度超过1000字,颇为罕见,显示了中国对于美国插手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警惕和强烈不满。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就东盟外长发表关于南中国海问题六条原则作出的回应。发言人洪磊在回应中一开头就明确指出:“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是有关国家围绕南沙群岛主权和附近海域划界的争议。”

  这一表述,应该是中国官方在公开场合首次对“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做出明确界定。这一界定对于南中国海局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标志着中国政府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立场和策略,可能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明确界定“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其意义和影响,并不亚于2010年3月传出了“南中国海核心利益说”。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本质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模糊战略,其目的是保持北京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政策选择弹性,为今后以更有利的条件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留下空间和可能性。

  “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的含义

  “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明确化,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中国强调南中国海问题的本质是“争议”。中国强调南中国海问题是“争议”,所暗含的意思是,解决南中国海问题只能在“争议方”之间解决,美国和东盟作为“非争议方”,并无参与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资格及合理性。这其实是与中国长期坚持的反对南中国海问题多边化和国际化一脉相承的。

  其次,中国将南中国海问题争议的范围,明确界定为“南沙群岛主权和附近海域划界”。当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同时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传统“九段线”作为南中国海岛礁归属和海上划界的主要依据,并不刻意强调中国对岛礁的现实占有状况。

  南中国海诸岛大致可以划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目前实际上控制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绝大部分岛礁,而越南和菲律宾也声称对其中部分岛礁拥有主权。

  中国最近对“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的界定,表明中国不认为在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三个群岛和附近海域存在主权争议,并希望外界认可和接受这一立场和现实。这种界定其实具有相当的针对性。一个相关的例子是中菲最近围绕黄岩岛发生的长时间对峙事件。

  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中,中国方面态度之坚决和持久,曾引发外界的关注。事实上,中国在黄岩岛事件中与菲律宾坚决对抗,主要是由于黄岩岛的特殊地理位置。菲律宾主张主权的黄岩岛位于中沙群岛,而这恰恰是中国不认为存在任何主权争议的群岛之一。

  明确界定“南中国海问题的核心”,也可能是中国为迎接制定“南中国海行为准则”挑战所埋下的伏笔。

  这种更为清晰明确的战略,使得中国对南中国海问题的处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预示着中国已经准备认真的着手考虑解决南中国海问题了。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策略已经更为现实,即“确保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力争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其附近海域。”(鲁韬)

【编辑:程涛】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