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台湾失业问题出现“质变”让人忧心

2012年12月12日 15: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12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12日发表社论说,台湾的失业问题不但有“量变”的问题,更有“质变”的隐忧。例如,台湾的非典型就业人数逐年成长,岛外就业人数与日俱增,还有赋闲人力、硕博士人力屡创新高,

  文章摘编如下:

  近月以来,台当局公布了不少有关劳动市场的调查报告,台湾的失业率于十月份升高,失业周数逐渐拉长,明年首季的人力需求则降至近三年半新低;另外,非典型就业人数在今年升至74万人的新高,而非典型就业者的薪资不及平均薪资水平的一半。同时,博硕士的失业人数,更已将近三万人。

  这些现象有些是受景气影响,属短期的问题,但有些现象则是经济结构、教育环境变化下的长期问题。我们在此不拟对短期问题多做讨论,因为这是景气循环的问题,只要来日景气好转,一切即可迎刃而解。但若属经济结构、教育环境的变迁所带来的问题,则纵使来日景气回升,亦属无解,其影响之深远,必须深入探讨。

  哪些是短期问题,哪些是长期问题,并不难分辨。例如,台湾目前失业率的升高、关厂失业人数的回升、明年首季企业雇用人力的需求下滑等问题,皆属短期问题。而非典型就业人口的增加,博硕士失业人数的变化,青年失业率的倍增,非典型就业者薪资的停滞,这些都是长期经济结构改变下的趋势,不太容易因为景气好转而获得解决。

  我们可以这么说,台湾的失业问题不但有“量变”的问题,更有“质变”的隐忧。失业人数由2000年的29万升至近年的50万,失业率由2.9%升至4.2%,这是“量变”;这个变化虽是个问题,但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质变”,毋宁是更令人忧心的。例如,台湾的非典型就业人数逐年成长,岛外就业人数与日俱增,还有赋闲人力、硕博士人力屡创新高,这些变化表面上对劳动市场似乎没什么不利,实则影响深远:不仅影响来日的就业市场,更将影响来日的经济成长。

  多数人分析劳动市场的好坏,只看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惟仅看这三项数据是明显不够的。例如,每周工作一天与每周工作五天,皆属就业者,然而两者的处境明显有着天壤之别。台湾有愈来愈多的就业者是属于这类的不完全就业者,他们领着微薄的薪资,名为就业者,实为失业者,这样的非典型就业人数五年来已由65万人增至74万人;再如“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赋闲在家者”,一般人必定认为他们是失业者,但依劳动统计的定义,他们却是非劳动力。

  台湾到底有多少失业者隐藏在非劳动力部门,又有多少名为赋闲者实为失业者,实难统计,勉强以非劳动力的资料加以估计,如今两者合计也已逾90万人,比五年前多出了15万人。当然,这项数据里的赋闲人口究竟有多少是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有多少是数铜板过着无工可做的生活,数字并没有办法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项数据如此快速成长,自非好事。

  台湾劳动市场的“质变”,除了非典型就业、赋闲人口的增加之外,如前所言,还有岛外就业的问题。台湾目前的就业调查是以户籍地为调查的母体,因此只要户籍在台湾,都会计入我们的就业人口。这项统计在过去工作人口跨岛移动不多的年代,大致可以反映出台湾的就业机会,但是如今随着台湾人岛外就业日趋普遍,这项就业人口的变化就很难反映岛内就业机会的起落。

  我们最后要提出的一项劳动市场的质变,就是台湾的博硕士人口在今年七、八月间已升逾100万人,2000年不过才20万人。以目前念研究所的风气仍盛看来,博硕士人口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升高。然而台当局投入庞大的教育资源所创造的高学历人口,如今低度运用的情况却日趋严重。这个问题十年前有识之士早已提出警告,可惜执政者未能察纳雅言,终致今日这个局面,而这个现象从表面数字上解读是台湾人力素质提高,实则是学非所用、人力供需失衡愈趋严重。是福是祸,亦是不言自明的。

  台湾自2000年以来,劳动市场不但出现量变,更出现质变。失业率、失业人数的增加这些“量变”易为各界所重视,但与劳动统计无直接关系,甚至尚无法统计的一些“质变”迄今仍是个谜。若决策当局不以长期的眼光来因应这个劳动市场的质变,再过十年,台湾的失业率会升至什么水平,人力低度运用会到达什么程度,实难想象。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