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称官民直面雾霾大考 应对敏感问题凸显坦诚

2013年01月16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月15日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网1月16日电 连日来,近半个中国笼罩在严重的雾霾之中。境外舆论从解读“雾霾”的成因和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为关注中国官方、媒体和民众积极应对雾霾污染的层面。

  雾霾引发高层关注 民众不再口水问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5日表示,治理环境问题必须“有所作为、公开透明”,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民众在应对雾霾污染时,更多的是不忘自身参与来解决危机。这种自省,迥异于以往将矛头对准政府、官方的作为。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指出,近期笼罩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污染引起中共高层的关注。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健康的城镇化”,把对环境的伤害降至最低,势将成一大挑战。

  美国《侨报》15日的社论指出,近年来,中国官方也曾多次提及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生态文明,更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文章说,这次中国遭遇的十面“霾”伏,让这些美丽愿景的实现变得更为迫切。当然,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坚持并落到实处。

  法国《欧洲时报》15日刊出评论说,近来,红遍网络的《北京,北京》改编大雾版本,调侃表达着人们对现实的无奈。但我们看到中国民众更多的是不忘自身参与来解决危机。这种自省,迥异于以往将矛头对准政府、官方的作为。

  文章说,一方面,发布PM2.5数据之争已经以官方发布终结,政府在环境、空气预警中的漏洞已经补上;另一方面,民众的公民意识提升,从问责政府到反省自身,用自身行动参与到公共问题的改善之中,而不是口水问政。

  香港《大公报》15日的社论指出,与其说这是大自然敲响警钟的一种报复性提醒,不如说这是政府与公众共同面临的一场大考。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关注到近期中国官媒密集报道空气污染问题。连美联社15日的报道都称,尽管北京空气污染已经不是新闻,但这波空气污染却有点不一样,就是中国一些主管部门不再把它当成一件隐晦的事,它们愿意公开谈论这个问题。

  告别“环保基本靠风” 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台湾《工商时报》16日称,若要雾霾尽速散去,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香港《文汇报》16日指出,一股超强的西伯利亚冷空气自北向南袭来,让雾霾中的北京人稍微松了口气,再次印证了“环保基本靠风、降尘基本靠雨”不虚。雾霾弥漫,何人能“自强不吸”?环境失守,谁可独善其身?是告别“环保基本靠风”的时候了!

  台湾《旺报》也指出,有专家认为,只治理PM 2.5是治标不治本;这些问题短期难以解决,未来只要天气“允许”,这样的脏雾天气还会常发生。

  香港《星岛日报》指出,内地多个省市阴霾天气持续,催化环保概念股上扬,有私募股权公司正寻找在投资清洁技术公司的机会,有助减少空气污染的环保公司被外界看好。

【编辑:程涛】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