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机构改革力度超预期 以解决民生为导向

2013年03月11日 1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根据10日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不再保留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图为铁路系统职工在铁道部门前拍照留念。中新社发 刘关关 摄  

  中新网3月11日电 境内外媒体近期对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进行了多番讨论和预期,从舆论的反应来看,外界普遍认为此次改革的力度超预期;有评论指出,此次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地以社会问题作为改革切入点,以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改革导向。

  国务院机构改革历经6次 此次改革力度超预期

  香港《文汇报》11日刊文称,建国60多年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一直是一项重要主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机构改革,政府职能更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改革路径逐渐清晰。

  香港《大公报》指出,在两会前,不少专家预计,今次大部制改革将会侧重职能转变,而机构调整动作不会太大。但从全国两会开幕至今的消息来看,此次改革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将开始在政治领域释放改革红利。

  台湾《中国时报》11日的评论称,“习李新政”拿下“铁老大”,展现习李改革意志。

  文章说,习近平高举反腐大旗,为这波机构改革方案的推出,创造极为有利的社会氛围;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也成为外界期待的目标。然而,机构改革蓝图敲定之后,如何落实并执行改革方案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动手术”以解决民生为导向 台媒称有新意

  台湾《旺报》指出,众所期待的“大部制”改革,关键不在于请走了那些老大。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是否朝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转变;例如中央权力是否真的下放,放给市场、社会和地方,并适度松开财政大权,斩断利益链,改革才真能透出曙光。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刊出专家观点称,行政部门的精简是个渐进式的过程,相较于盲目追求数字上的减少,此轮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地以社会问题作为改革切入点,以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改革导向。

  文章说,对现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国家海洋局、铁道部等“动手术”,来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回应舆论对加强国防与反腐工作的呼声。

  台湾《联合报》11日指出,重组国家海洋局则是一大新意。现大陆海洋管理部门繁杂重迭、权责不清。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就发表评论称,“大部制”改革必须触及核心。仅有外在框架还远不够,必须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避免“穿新鞋走旧路”。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机构改革有多个利好

  大部制改革同样也引发了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多家港媒关注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徐守盛指出,国务院这次机构改革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突出了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令政府职能定位更加准确,部门之间职能边界更加清晰,关系也更加顺畅。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机构调整后,涉及到一些部委间的合并,以及部委内部重复职能部门的重新调整及磨合,而这些都需要时间。短期内政府行政效率提升不会很明显,但后续几年,一定是能感受到从低效到高效的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指出,组建食药监督管理总局有三大利好。第一,统一监督管理,职能明确;第二,一旦出了问题,无法推脱,容易问责;第三,机构全心全意专注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更加专业化。 

【编辑:程涛】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