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华媒:日本青年“脱日本”谋海外发展的背后

2013年03月14日 10: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14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14日刊文说,日本雇佣体制的积弊把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挤到了海外。而众多“脱日本”的年轻人在海外实现了人生价值,未尝不能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国内用人制度的不足。

  文章摘编如下:

  2012年12月,就职于雅加达一家工具制造厂的24岁日本人神农亮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说服了一家大企业试用公司的产品。这是他来到印度尼西亚工作半年来获得的第一个大批量订单。

  之前在东京一家风险投资企业工作时,神农亮每天早晨6点半就要离家上班,到家时已是深夜1点。年底忙碌时在网吧过夜更是常事。觉得学不到什么,让早就立志海外发展的神农亮选择了离开。

  神农亮现在的工作是使用日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在当地推销公司生产的工具,下班时常常已是晚上9点。虽然工作辛苦,2000美元(约16万日元)的月薪和从前相差不多,但他认为自己直接在海外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更有益处,时间也自由多了。

  今慈子在马来西亚一家电机制造厂工作,月工资6000林吉特(约17万日元)。不过吉隆坡的物价是日本的一半,周末还可以买到打折机票外出旅行,生活很是惬意。但刺激今慈子想要“走出去看看”的,还是大学期间遇到的留学生的进取心。现在,她还在考虑今后去其他国家工作。

  像神农亮、今慈子这样就职海外公司的日本年轻人绝非个例。索尼旗下一家制造公司去年春天为拓展马来西亚市场贴出招聘广告后,很快收到了100多份应届大学生的简历。日本能率协会(JMA)去年进行的“海外任职”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去海外工作的年轻人比2011年增加了5%,达到50.7%。联合国国际职员英语能力测试、托福和雅思等高端英语测试人气渐旺,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日本年轻人对海外任职的热情。

  相比热衷海外就职,留学海外的日本学生人数从2004年就开始下降。美国作为日本学生的留学首选,人数也已经连续6年减少,2010—2011年更是同比减少2万人,减幅高达14%。有超过30%的人表示对留学毫无兴趣。同样是涉及“海外”,为什么对留学与就职的态度会出现这样的矛盾?

  从积极的方面看,日本实施的“30万人留学计划”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受这些人的影响,日本年轻人打算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体现了适应国际化、全球化浪潮的积极态度。但归根结底,促使他们出走海外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本国职场难觅良机。

  日本“经济同友会”2012年秋天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录用留学生的企业已达全体的45%,约6成企业今后有这一打算。此举固然满足了正在加快开拓海外市场步伐的日本企业对国际化程度高、视野开阔的人才的需要,但其对日本年轻人就业造成的冲击也是可以想象的。

  再就是终身雇佣制。这一制度本是日本公司在战后经济起飞时为留住人才采取的措施。泡沫经济崩溃后雇佣市场逐渐饱和,企业又很难解雇终身雇佣制员工,于是,年轻人就倒了霉。工作要么有雇佣期限,要么是派遣公司的“打工”性质。这样的非正规雇佣在2010年已经占到38.8%,其中20—25岁的年轻人非正规雇佣的比例更是高达45.1%。

  伴随非正式雇佣而来的除了失业和收入增长乏力,正式员工的身份成为地位的象征,职场上老人随意支配新人,还致使年轻人没有用武之地。对此,除了跳槽,为获得在日本没有的经验、对今后的发展有帮助,改变就业地点也在年轻人的考虑之列。可以说,是日本雇佣体制的积弊把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挤到了海外。而众多“脱日本”的年轻人在海外实现了人生价值,未尝不能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国内用人制度的不足。

  本国年轻人成为创造企业、发展企业的主力,曾经是日本经济充满活力、迅速发展并走向全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缺乏活力与锐气,又成为不少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经验均证明,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是一个行业、社会乃至国家保持朝气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少子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如何培育并留住青年人才,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人才青黄不接,应该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日本社会需要好好思考的。(蒋丰)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