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博士生卖鸡排 台湾高教落差展现歧视

2013年03月20日 1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20日电 台湾《立报》20日刊载社论指出,高等教育学用落差背后所展现的观点和意识是对受雇者的歧视。在主流价值的观点下,我们看待教育、就业时,不自觉的形成双重标准,这是逻辑错乱所导致的伪善,我们习而不察,却处处受制于它。

  文章摘编如下:

  博士生卖鸡排的议题,在台湾媒体推波助澜下,被形容成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但有制造业龙头出面批评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就连台“教育部”也快要挡不住媒体评论的压力,放出风声说要检讨高等教育的学用落差。

  这个议题看起来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高不成低不就”、“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怀才不遇”现象,但是背后所展现的观点、意识,却是明显对于受雇者的歧视:博士创业当老板,可以选择在任何的经营类别,但是博士作为受雇者、劳工,就只能选择固定的就业管道。

  这当中的逻辑错乱就在于,一般人要创业当老板,可以选择时尚、光鲜亮丽的行业,也可以选择被美化成“平价”的低价路线;可以是走高阶、高科技的研发路线,也可以是赚取微薄利润率的血汗制造代工业。就算是换成常春藤这类的名校博士,选择一个差异性很高的行当也无妨,总是可以找到话术加以美化。

  老板在选择职业时享有极高的自由度,几乎怎么做都能说得通。航天博士创业的方式是利润一块钱、两块钱的低价商品,媒体会说这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不是眼光短浅;技职体系训练出身的老板说要研发高科技产品,主流价值会说这是志气远大,而不是好高骛远;生物科技的博士立志要经营物流业,专家会赞美这是人才的跨领域尝试、异业结合,甚至期望生物科技的思考方式可以为物流业带来创意的刺激,而不会被描述成不自量力、教育投资的浪费;领有文学学位的女士想进入高科技产业,会被视为有企图心,而不是不切实际。商业杂志中各种老板创业的“神迹”,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老板、资本家的世界,一切都有美化的可能性,“学非所用”的议题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很美好,简直就是包容度极高的美丽世界。

  但是一进入受雇者的领域,立刻猪羊变色。这次的卖鸡排博士生就是赤裸裸的例子,所有的个人动机、个人经历全部被放大检视。在此观点下,博士如果没有选择主流价值下的“体面”职业,就是某种程度的人生失败。中产阶级重视的是受雇于哪家公司、担任什么职位,那是标示一个人的能力的重要标准,职位的位阶、薪资的高低,就变成衡量一个人的标记。博士作为受雇者,选择职业时没有发挥专长,会被呛说“该课征教育资源浪费税”;技职体系的毕业生没有进入制造业,则会被描述成“浪费教育资源”。尽管有同样的学历,只要是处在不同的阶级,那些用在老板身上的个人选择、个人定位的溢美之词,完全不适用在受雇者。

  有了“商业策略”当成护身符,老板可以不受“教育资源浪费”紧箍咒的束缚;但是在媒体、世俗的眼光下,受雇者的人生道路则很狭窄,只有特定的几种模式。要是老板再批评博士生“浪费教育资源”的观点,我们可能忘记了,如果世界只有单一的就业模式,那么,高学历、高素质的博硕士生要怎么在“浪费教育资源”的大帽子下,愿意来到资源不足、付不出高薪的台湾中小企业任职?

  世界只有一个,可是,在主流价值的观点下,我们看待教育、就业时,却不自觉的形成双重标准:用在老板身上的观点相对宽容,用在劳工身上的观点则很严苛,以至于同样是接受高等教育,只因处于不同的身份阶级,评价立刻翻转,由天堂掉入地狱。这是逻辑错乱所导致的伪善,我们习而不察,却处处受制于它。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