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洲时报:惠誉调降中国评级 国人不必非此即彼

2013年04月12日 1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12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12日发表评论说,惠誉近日调降中国的主权信用等级,看待“意外”之举远未到“非此即彼”的阶段。最大的信心自然还是来自中国经济当前的运行态势,稳定仍是其最大特征,此外,调降举动影响有限。惠誉的“意外”之举,恰恰说明其对中国金融、经济体系的不了解。

  文章摘编如下: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也让中国民众越来越熟知穆迪、标普、惠誉这样的信用评级机构,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频频发声,时常搅得全球资本市场风声鹤唳,更加重了外界对“信用评级是现代经济重要组成”的理解。鉴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并一向处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沿,信用评级机构一直对中国十分“友善”,中国的信用等级也长期居于高位。然而,随着惠誉近日调降中国的主权信用等级,上述情况有了些许变化,似有掀起中国经济风险讨论的趋势。

  一方面是部分西方媒体开始对此进行渲染:这是中国主权信用评级1999年以来首次被大型评级机构下调,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信贷扩张最明确的警告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对惠誉的做法也有两种极端态度:一则表示深深担忧,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将步入周期转折;一则过度宣扬“阴谋论”,以“货币黑手”、“唱空做多”等词汇冠之。

  实际上,看待惠誉调降中国主权信用等级,远未到“非此即彼”的阶段。最大的信心自然还是来自中国经济当前的运行态势,尽管存在转型压力,但相对稳定仍是其最大特征;而通过中国资本市场对此次降级举动的平静反应也不难看出,调降举动影响有限;即使是从评级机构的角度看,惠誉的行为也应算作个例,穆迪、标普对中国的评级仍然维持在高位。因此,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应有“惠誉降级对中国经济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辨别。

  对中国经济保有起码的自信,是避免偏听偏信的根本;对发展中的问题保有敏感,则可以避免过激的揣度。既然信用评级已是现代经济中日趋常态化的组成部分,那就更应以平常眼光视之,以理性态度处之。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