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媒:波士顿爆炸悲剧促美反思其反恐战略

2013年04月17日 1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波士顿案为美国敲响警钟 再次影响美国人安全感  来源:辽宁都市频道

  中新网4月17日电 香港《大公报》17日刊文指出,反恐在美外交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但实际上美国往往以恐怖袭击为藉口,来谋取世界强权。这样“反恐”完全变了味,成为其划分敌友、调整大国关系、加强地区渗透的幌子。其单边主义战略的实施,使美国陷入“越反越恐”的恶性循环。

  文章摘编如下:

  就在全世界紧绷神经,为朝鲜发射导弹而纠结的时刻,波士顿两起连环爆炸案打破了“黎明前的沉寂”,也令美国人再次感受到,最大的威胁仍然是在国内,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反恐战争,恐怖阴霾依然笼罩着美国。

  凶手究竟是谁?是基地组织的残余,还是一只“狐狼”或“狐狼群”,是个人或某些非政府组织,还是某个反美意识浓烈的极端组织,相信美国警方最终会给出答案,肇事者最终将难逃法网。但作为一起有计划、有预谋的恐怖袭击事件,凶手选择以“热爱和平,珍爱生命”为宗旨的体育比赛为目标,向无辜的平民下手,等于向世界、向人类宣战,无疑是想通过制造全球性轰动效应,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存在。

  “4•16”惨案使人自然而然想到了“9•11”。这起“9•11”之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严重恐怖袭击,再次为人类敲响警钟。美多年的反恐战争可谓战果累累:美打赢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重创国际恐怖组织的大本营──基地组织,击毙了本•拉登,建立健全了全国性的反恐机制,侦破了一系列预谋发动恐袭的大案……但最终还是没有避免恐怖袭击的发生。美国在严惩凶手的同时,更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反恐政策。

  在恐怖与反恐怖的较量中,取得巨大胜利的美国成了失败者,波士顿广场上的鲜血和生命似乎在向人昭示,即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证美国本土安全。

  到过美国的人都会感觉到一种诡异的气氛。美国机场是世界上安检最为严格的,其驻外机构也是安保措施最严密的。美国人成了一群装在“套子”里的惊弓之鸟,恐怖袭击如悬于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时无刻不在危及其生命安全。

  恐怖袭击对美国来说并不陌生。美国反恐战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打响。到90年代,美对恐怖主义危害的认识不断深化,反恐在美外交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9•11”事件令美对安全威胁的认识发生了彻底改变,恐怖主义成为美最大威胁,防务对象不再针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更加多元、复杂和隐蔽的恐怖组织。“反恐”成为美压倒一切的现实任务,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试图铲除支持恐怖主义的所谓“无赖国家”、“邪恶轴心”,逐个清除对美的安全威胁。

  但美国反恐战争实际上是其谋求全球霸权的一杆“旗”。在这面旗帜下,“反恐”完全变了味,成为其划分敌友、调整大国关系、加强地区渗透的幌子。“以暴制暴”、“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战略的实施,使美国陷入“越反越恐”的恶性循环。

  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美国外交战略,作出“重返亚洲”的战略调整。粗暴的单边主义被“巧实力”外交代替,对伊斯兰世界作出友好、合作的姿态。“反恐”战争似乎随着美军撤出两大战场而结束,在激烈的地区争夺中,恐怖似乎正在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波士顿被袭再次为华盛顿敲响警钟,美国需要战略反思。国际恐怖主义并未走远,依然是美最现实、最迫切的安全威胁。美如果仍然以一种武力作后盾的“统治者”姿态,处理复杂敏感的国际问题,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恐仍难避免。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