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析中央货币调控思路:忍短痛 冀长期收获

2013年06月24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解放日报 中国真的在经历一场“钱荒”吗  来源:上海东方卫视

  中新网6月24日电 近日,中国金融市场“钱荒”的传闻甚嚣尘上,而央行则继续扎紧口袋收缩市场货币流动量,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境外华文媒体指出,这传递出政府货币政策调控正进入一个新的总体思路,即不再以信贷刺激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而是着眼于转变经济结构。短期虽有阵痛,但长期必有收获。

  美国《侨报》指出,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大幅度飙升,一时之间,中国出现“钱荒”的说法不胫而走。面对市场资金面告急,中国央行却依旧“淡定”。从实际情况来看,“钱荒”集中爆发在中国银行业。因此,认真地说,并非中国出现“钱荒”,而是中国商业银行遇到了“钱荒”。

  该报指出,中国央行希望向商业银行和其他信贷发放机构发出警告:无节制的信贷扩张,特别是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实现的信贷扩张,是不被容忍的。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经济学家彭文生观点表示,央行希望向商业银行发出一个信息,要求它们更加审慎地对待风险控制,并改进它们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央行实际上在说,你不能随心所欲地扩张信贷,然后完全依赖央行来作你的后盾。

  BBC中文网22日称,有经济学家指出市场上的流动性其实非常充裕,只是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套利;而热钱流出和货币政策从紧,尤其是央行对银行间市场的态度与此前明显不同,导致不少金融机构误判。

  文章还说,多重政策信号表明,经济中的问题不应寄望于扩张政策解决;银行需要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

  香港《经济日报》指出,透过货币市场调节信贷。央行之举,大多数金融机构始料不及,出现强烈的刺激反应。

  《侨报》分析称,李克强明确表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恰恰反映了中国决策高层对当前货币信贷及实体经济运行深层次问题的清醒认识。

  《侨报》和香港《经济日报》都指出,中国央行“淡定”对待银行业“钱荒”问题,恰恰说明新一届中国政府对于金融风险防范有着清醒判断——过度扩张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是金融业真正的系统性风险所在。

  为了防范这种系统性风险,中国可以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更遑论商业银行遭遇的短期“钱荒”问题?这显示中央摒弃过去靠扩张货币信贷和大规模资金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老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或许,这种务实与冷静,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需要的。

  台湾《旺报》援引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分析指,从转变经济结构的角度看,目前大陆的作法是“短期有痛苦,长期有收获”。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靠走政府直接投资这条老路已经明显不可持续,如果继续这样走老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很有可能成为一句话空话,当前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来激发中国经济的内生活力。这也符合李克强作为总理一贯以来的强调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价值观。

  《联合早报》援引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的话称,新一届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是阶段性转变,而抓住这一历史时机,中国经济就能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释放新一轮的发展潜力。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