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媒:中国为什么向英语“挥起大刀”?

2013年10月24日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中国多地高考改革 “弱化英语”引热议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10月24日电 BBC中文网23日刊载《大刀为什么向英语砍去?》一文,文章指出,将持续几十年的英语热降降温,既顺应了改革高考的民意,又展现崛起中国的自信和对国学的扶持,中国各地改革高考向英语动刀正是与时俱进。

  文章摘编如下:

  本周,北京市宣布了高考改革意见稿,其中涉及英语考试和分值的内容最为引人关注。

  关注的焦点是,这能否将英语拉下“神坛”,又或者这是中国持续了三十多年的英语热开始降温的一个信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英语相对于其他科目在全中国一直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已经不再流行,但“学好ABC,走遍天下都不怕”则已经演变成如今的“学好ABC,出国坐飞机”。

  北京市计划将英语的分值大降三分之一,从150分减少到100分,而且允许多次考试,成绩三年有效等等,被认为是借鉴了国外教育体制中对待外语教学和应试的经验,是改革中国高考多年被人诟病的“一考定终身”弊端的开始。

  语言与民族

  英语,在举国推崇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回归本位的可能。然而旨在改革英语考试的举措却引来一场关系民族、文明的讨论。

  支持英语高考改革的一方认为,过去对英语过分重视才导致了对母语的轻视,导致很多学生的汉语水平严重下降。而中国作为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汉语更应该为国家所重视,国学理应大力弘扬。为应付英语高考而占用母语学习时间,太不值当!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分数,并不是不学习英语,而是要把英语作为一门技能。

  反对削弱英语学习的一方则认为,如果英语在高考中地位下降,势必削弱英语教育,对中国这样一个曾经闭关守国的民族来说是文明的倒退。如果这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那么这是盲目民族自大情绪在作祟。

  语言与文化

  随着英语热的持续,中国孩子有的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上英语课,父母希望如此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起跑线的终点,有的是出国留学掌握了语言的便利、有的是报考公务员的英语优势、又或者是英语能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添分增彩。不少幼儿英语学习中心都以学语言的同时认识文化、思想、观念作为卖点,但中国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英语学习反而少了这样的认识高度,导致越到高程度的英语学习越不能 深究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

  英语,如一些支持改变英语高考改革的观点所说,不过是一种工具和技能。学习者也就可以对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及思想忽略不计、视而不见。

  很难想象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只传授汉语而不涉及中华文化。可是到了中国人学英语的时候,强调的却是学词汇,语法,却不深究思想和文化。

  中国的不少英语教学名家们都曾强调学习文化对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性。毕业于清华外语系,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的王佐良教授,曾担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80年代,但凡学英语就会识得他的大名。

  他曾表示: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王佐良教授的此番讲话,对现在以留学、考公务员、高考、考研为主要目的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显得很“不合时宜”。况且,不以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市场如此火热,更显得剥离思想文化与语言并无大碍。有钱留学的去学雅思学托福,剩下不出国的,把更多时间学国学正好符合“因材施教”的道理。

  将持续几十年的英语热降降温,既顺应了改革高考的民意,又展现崛起中国的自信和对国学的扶持,中国各地改革高考向英语动刀正是与时俱进啊。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