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看见台湾的虚无 看见文化的焦虑

2013年12月12日 14: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12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2日文章称,文学工作者乃至电影导演的作品,只能反映自身对于本土文化的焦虑感,并且透过书写纸质、拍摄影像文本的原创性,和读者观众对话,协助他们挖掘自我、觅寻自我、认知自我。这是出自文化“影响的焦虑”。

  文章说,如果不是李安推崇台湾纪录片,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是否会在毫无配套下,不需细予估算,抢着端出“五年五亿纪录片行动计划”,以及包括翻修“电影法”、设置电影基金在内10年为期的“沃土计划”,实在大为可疑。

  龙部长或已闻英国大诗人W‧H‧奥登的名言,“诗不可能使任何事发生”,自当明白非但文学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就连电影也改变不了世界局势。比如马尔克斯在小说技艺上,是最受拉美人民尊崇的魔幻写实大师,但早年所写的《百年孤寂》等,依然无法抹平哥伦比亚迄今长达百年之久的内战。

  终究文学工作者,乃至电影导演的作品,只能反映自身对于本地文化的焦虑感,并且透过书写纸质、拍摄影像文本的原创性,和读者观众对话,协助他们挖掘自我、觅寻自我、认知自我。

  而这种出自文化“影响的焦虑”,在上世纪更成为美国文学批评大师哈洛德‧卜伦《西方正典》的中心思想。书中,他不厌其烦告诉我们:“美学,从来就不是社会性的议题;它是属于个人的。”

  文章表示,但凡涉入政治意识形态,不拘诗、小说、电影,都不可能是美学的,并且会产生错杀无辜的负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齐柏林基于个人情感“空拍”的《看见台湾》,本质只是一部发泄式纪录片。我们或可理解其“关怀台湾生态”之心切,也知道他最近告诉媒体的“我所做的只是善意提醒”,但这种自卖自夸,恰好反证影像的虚无空洞,只得另以泛政治化的语言填补。

  此即何以我们在影片中发现侯孝贤挂名“监制”,吴念真旁白解说时,顿生匪夷所思之感,须知以侯、吴拍过的《悲情城市》和《多桑》而言,后来都遭到九份、金瓜石等民众的谴责,痛批为破坏当地自然景观的元凶。

  这不啻说明,只要电影公司取景山林,进行拍摄工程─哪怕日后得奖或卖座─对原野生态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可怕的是,这种宛若历经浩劫的惨痛代价,影片上映时是看不出来的,往往要经过一段时日才会逐一显现。

  文章说,因此当政治立场向来挺绿营的吴念真,不断以旁白教训我们要怎么爱台湾,岂能不让慕名而来的理性观众格外难受?试想多年来荼毒台湾生态最凶狠的,不正是陈水扁执政那8年?何以他们彼时默不吭声,如今却放马后炮?

  凡此足证《看见台湾》,表象未必为实,顶多只能让人看出彼等文化上的焦虑感,散发出政治的虚无感,难怪会选择性的让“清境”沦为百口莫辩、媒体炮轰的倒霉鬼,而非蔡英文为了兴建其父墓园,新北市青潭山区惨遭破坏的景象。

  文章最后说,请问,有谁因此看见真实的台湾了?很遗憾,看到的仍是李安批评的“台湾电影的气很虚”。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