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大陆财政改革并非一蹴而就 须平衡各方利益

2013年12月25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25日电 台湾《中央日报》25日评论文章称,大陆已体认防范金融危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绝对是刻不容缓的事。文章表示,改革非一蹴而就,想有效推动财经改革,不仅千头万绪,也必然会遭遇许多的利益团体的势力阻碍,倘顾及平衡各方的利益,甚至出现成本与风险的恶性循环,不可不慎,也端赖中国新领导人的智慧。

  大陆于今年11月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于本月10至13日在北京召开,以“淡化增长、突出改革”为会议关键。比较这二大会议可看出,前者偏重于经济和市场面及制度面的改革,而后者则针对中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重点明确定调,即朝向“坚持稳中求进步”、“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及稳定性”、“稳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

  文章称,会中针对明年提出六大重点工作,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防范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文章认为,其对大陆财经发展动向的意涵包括:1.此次不为明年的GDP成长率定调,显然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改革成本与风险应是未来的发展重点。2.大陆已体认防范金融危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绝对是刻不容缓的事,而且也是一个短期要做、长期要努力的过程。3.大陆持续推动双率市场化,并透过上海自贸区来试验,显然系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的作为。4.大陆对国企进行改革,让国企不致利用强大优势与民争利,在公平起点上与民竞争是走向开放的路线。其具体改革型式包括:发展为股权多元化公司,让国企市场化,并发展成混合所有制经济。5.大陆已成为世界经济成长的重要引擎。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大陆的财经改革的动向。换言之,财经的改革程度将影响大陆未来能带给世界怎样的动力。

  那么,大陆进行财经改革的可能具体成效为何?文章认为,改革可改善贫富差距:因为大陆人均GDP目前排名仍位在贫穷国家之林。如何让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缩短贫富差距,要短短数年内达成并不容易,但透过财经改革(尤其是税制)可改善贫富差距问题。

  再者是,改革可规避金融风险加剧:因为大陆在经济成长过程中,给地方政府权限增加,导致不少地方政府为求政绩表现,不断扩大融资借贷规模,结果债台高筑。经日积月累后,已对于其金融体系之安全及未来的经济成长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中小企业因融资难、贷款利率高,近年来非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不仅规模日益扩大,体制外的地下资金更是泛滥到足以动摇金融体系的地步。

  文章称,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问题可能让大陆成为下一个全球性债务危机引爆点,不可不慎,唯有透过改革才可规避金融风险加剧问题。最后是,改革可让市场机制在经济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大陆领导人均强调市场化经济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扩大人民币汇率区间,理论上除可让市场机能充分发挥外,其实就是要资本市场更加自由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及区域经济整合。

  综合言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会议聚焦于推动新经济改革,在在显示今后大陆改革仍遵循积极稳妥的基调,推进以简化行政促进市场化为主的政府职能转变,以最大程度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

  坦然言,改革非一蹴可几,大陆想有效推动财经改革,不仅千头万绪,也必然会遭遇许多的利益团体的势力阻碍,倘顾及平衡各方的利益,则改革必然仅是片面、有限的改革,亦会使改革效益降低及宏观调控失效,甚至出现成本与风险的恶性循环,不可不慎,也端赖新领导人的智慧。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