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雪龙号南极救援 灾难前显大国合作精神

2014年01月06日 16: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据外电报道,2014年1月2日,雪龙号启动 “雪鹰”直升机已从受困俄船只救出了两批共24名乘客,并已成功转移到澳大利亚的“南极光号”船上。第三批次的12名乘客也正在转运中。  

  中新网1月6日电 针对中国雪龙号南极救援与被救所体现出的大国合作精神,香港《文汇报》6日文章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业研究者王晓鹏的话指出,虽然在南极存在明里暗里的隐性竞争,但在科考、建站、以及海难救助等方面,中美俄等多大国此次都体现了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曾12次赴南极的著名极地专家王自盘也表示,如果说目前全球有个角落接近“大同世界”,那么就是南极,各大国都在这里践行和平之举。

  王晓鹏指出,“在南极各国科考人员的合作互助是传统所在。从中国的两个科考站的建设时期追溯,中国都得到过其他国家的帮助。此次救援也是合作互助精神的沿袭。”

  极地专家王自盘表示,虽然在极地考察领域没有国际救援的相关协议,但是在南极,一方有难、各方援手是天经地义之事。“在南极科学考察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遇到有难发生,他人袖手做‘旁观者’的事。只有出手帮助时尽力多少的区别,但没有不尽力的。”

  王自盘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多国签署的“南极条约”就鲜明而响亮地宣布南极为“和平之地”。而半个多世纪来,各国赴南极的科考队也都是在实践和平之举。

  王晓鹏认为,目前各国在南极的活动都要遵循《南极公约》,各国在南极科考、救援等一系列的行为都不能作为伸张主权的依据,但是南极作为无主之地,一些国家对此地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竞争从未停止。“但中国并非以竞争态度对待南极的科考与研究,在对南极申索国的关系处理上,也根据《南极公约》执行,因此能够与许多国家合作,并在南极科考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编辑:王栋】

>相关新闻: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