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奖得主:穷人不配有钱?有钱人值得有钱?

2014年01月21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1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21日刊载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的专栏文章《有钱人值得有钱吗?》,文章指出,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迷思:即穷人不配有钱和富人值得有钱,因为有钱人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包括接受良好教育,结婚且与配偶长相厮守等,但这种看法错认了日渐严重不公平问题的赢家。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不公平问题日益严峻的事实令人不快。1970年代末至今,居后半劳工的实质薪资不是停滞就是减少,最富裕1%人士的收入却成长将近三倍。(最富前0.1%者收入增加更多。)虽然我们可以且应该认真讨论如何改善,但有个不争的事实:美国当今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正侵蚀中产阶级社会的根基。

  当然,还是有人不同意。这情况部分呼应了小说家辛克莱(Upton Sinclair)的名言:某人拿薪水既是因不懂状况,就很难让他明白状况。但我认为这也反映了对这些数字含意所产生的反感,这含意看似极可能引发阶级战争,或显示有钱有势者欺负穷人的阶级战争已经开打。

  这结果导致一场利用统计混淆视听的运作,手法粗糙者近乎彻底扭曲事实,老练者则用高明的路数宣传“有钱人本该有钱”的迷思。

  最近华尔街日报史蒂芬斯专栏即扭曲事实。史蒂芬斯认为,不公平问题日渐恶化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每个人所得都增加很多,1979年来美国收入最低的20%人口所得成长了186%!

  这说法错了:这是名目所得,未经通膨调整。你可以在统计局同样的表格里看到经通膨调整所得,底层20%人口所得其实减少了。我要特别强调,我写这篇文章指出这基本错误时,华尔街日报网站还没把它改掉。

  我曾提过,保守派似乎执意认为贫穷基本上是由性格造成。这种主张也许曾有少数事实根据,然而近30多年来,穷人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薪水像样的工作。不过,穷人不配有钱和富人值得有钱的迷思依然存在。

  普遍的说法如下:美国有钱人有钱是因他们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包括接受良好教育,结婚且与配偶长相厮守等。

  错在哪里?这说法假定的机会并不存在。例如在这个公立大学学费飙涨、补助却渐减的时代,穷人甚至劳动阶层的小孩要怎么接受好教育?即使像家庭稳定这类社会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也跟经济有关:没有什么事比缺乏就业机会更损害家庭价值。

  这个迷思最大错误是,错认了日渐严重不公平问题的赢家。白领专业人士(即便互结连理)只是过得不错而已,大赢家的人数比白领少得多。占领华尔街运动推广了“最富裕1%人士”的概念,这是概括一群正在崛起菁英的好方法,却包含太多人了,其实最富裕1%的大部分收入已进了更少数菁英的口袋,他们是那0.1%。

  这些少数幸运儿是谁?主要是某些领域的高层,尤其是金融业。你大可讨论这些人是否值得拿这么多,不过有件事很明显:他们并不只靠谨慎、正派和头脑清楚致富。

  有钱人值得有钱的迷思如何维持?主要借轻描淡写扭曲事实。你几乎不会看到为所得不公辩护的人想谈谈1%人士,遑论去谈真正的大赢家。他们谈最富裕的 20%,或顶多5%。这选择看似无伤大雅,其实不然,因为他们把许多已婚律师和“华尔街之狼”混为一谈。顺带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同名电影广受金融界人士欢迎,他们为这称号欢呼,这显露我们这个新“镀金时代”的真相。(译/李京伦)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