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报:什么政策能减少美国收入不平等?

2014年01月24日 1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刊载《什么政策能减少收入不平等?》一文,文章指,在过去30年,美国的经济政策扩大而不是缩小了收入不平等。随着市场收入不平等的加剧,税收和转移支付的累进性都被削弱了。美国需要更具累进性和再分配性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抑制市场收入不平等性的扩大。但这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宣布,日益恶化的收入不平等及其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是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问题已成为美国政治议程最紧要的事项,但它们绝不是美国所独有的问题。

  在美国,收入不平等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扩大。80年代末,这一趋势蔓延到欧洲,到本世纪初,连具有长期平等主义传统的国家也受影响。2008年至2009年大衰退前夕,收入不平等在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衰退和令人痛苦的缓慢复苏,造成各国情况纷纷恶化,对儿童和刚要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更是如此。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特征这一事实,显示其中有尚不为我们所充分了解的共同原因。

  人们广泛认为,美国的收入分配是发达经济体中最不平等的;但现实更为复杂。收入可以用两种方法衡量:税收和转移支付前的市场收入;及税收和转移支付后的可支配收入。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国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前的市场收入,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相近,包括瑞典和挪威等以平等主义闻名的国家。英国甚至德国的税收和转移前收入的不平等性都高于美国。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后,可支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确实是最高的。这并不是因为美国的税制最不具累进性;事实上,美国税制的累进性比大部分欧洲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高得多,这些国家都依赖累退的增值税,作为重要的税收来源。

  但是,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转移支付体系最为吝啬,累进性最差。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家庭援助计划——包括现金转移支付、税收优惠和直接政府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小得多。这些国家以累退的消费税,为累进的转移支付计划融资,从而大大减低收入不平等性。

  在过去30年,美国的经济政策扩大而不是缩小了收入不平等。随着市场收入不平等的加剧,税收和转移支付的累进性都被削弱了。事实上,最新研究显示,这一时期美国税收和转移后收入不平等性恶化的程度,约三成是税收和转移支付累进性降低造成的。

  美国需要更具累进性和再分配性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抑制市场收入不平等性的扩大。但这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共和党人坚持反对增加社会福利项目,及对富人加税来支付这些项目。增值税课题也受到两党的反对,民主党担心它的累退性后果,而共和党则担忧它在增加税收方面的效果。

  为了抑制市场收入不平等,美国也需要更快的经济增长,以提振就业创造和降低失业率。美国经济的增长率还不及前几次复苏的一半,劳动力市场的改善速度也令人揪心。

  事实上,尽管劳动力市场参与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失业率仍然高达7%。自大衰退以来,约400万工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约800万人因为找不到全职岗位,而不得不从事半职工作。

  劳动力市场长期萎靡,意味着大部分工人的实际工资在下降,而随着在工资分布中位置的下移,负面影响将日趋严重。结果是劳动力收入不平等性的恶化。从 2007年到2012年,工资分布中有70%的实际周薪有所下降,收入越低的工人损失越大。相反的,工资分布前30%的人实际工资有所增长,尽管速度比衰退前慢了很多。

  在他关于不平等性的讲话中,奥巴马重申了几个加速增长的提议:增加出口、改革公司税制、增加对基础设施、研发和教育的投资。这些建议既能强化增长,又能增进平等。然而,国会不太可能批准这些措施,且总体财政政策也依然紧缩,导致去年的经济增长率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

  奥巴马还呼吁提高最低工资来抑制收入不平等。在这方面,国会通过的可能性看来较大,因为这措施深获选民支持。民调显示,绝大部分民主党、共和党和独立候选人的选民,都支持提高最低工资。

  经通胀调整后,目前的联邦最低时薪7.25美元,比1968年低了23%。如果最低工资随通胀和平均生产率增长,现在应该是每小时25美元。按现行最低工资,一名工人工作一整年,只能收入15080美元——比三口之家的贫困线低19%。(劳拉•泰森)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