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报:美加州“平权案”不利亚裔 再掀平权争议

2014年02月25日 12: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26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日前社论文章称,美国加州参议会刚通过一项表面上恢复平权、骨子里可能伤害华裔的提案。该提案限制亚裔在加州公立大学入学比例,使亚裔学生入学机会减少。文章指,加州民主党西裔州议员贺南德兹等推动的SCA5修宪公投案,如再获众议会通过,还须选民公投决定,该案目的是要增加西语裔进入大学名额,是西裔的“平权反攻”,虽前途未卜,但已重新点燃“平权法案”争议。

  文章摘编如下:

  有人批评提案危害性将远大于ABC电视台的辱华节目。加州亚裔小区对此已有强烈反应,网络上有人发动联署请愿,反对这项立法;但加州三位华裔州参议员余胤良、刘云平和刘璇卿都投下赞成票,令华裔小区一片哗然。

  加州民主党西裔州议员贺南德兹等推动的SCA5修宪公投案,如再获众议会通过,还须选民公投决定,该案目的是要增加西语裔进入大学名额,是西裔的“平权反攻”,虽前途未卜,但已重新点燃“平权法案”争议。“平权法案”(或译为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是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原始目的是为防止针对族裔、肤色、性别等方面的歧视,使少数族裔在就业、入学、政府合约等方面获平等待遇,确保公立机关学校任职或就学的少数族裔,能适当反映总人口的比例。

  平权法案具体作法是以“族裔配额”(racial quotas)达成目标,所以形成长期最大争议。族裔配额使机关、学校录取新人时,除了申请人的成绩与能力之外,也纳入族裔背景考虑。假设两位申请人成绩相同,少数族裔即优先获录取,形成所谓“反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与平权法案不分族裔均享有平等权利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引起连串法律诉讼。

  加州1996年因此通过209号提案,“矫正”这种现象,随后华盛顿州、密执安州、内布拉斯加州、亚利桑纳州、康乃狄克州、新罕布什尔州等跟进通过类似法案。结果证明,加州209号提案的落实反而使亚裔学生凭借实力,而非族裔或肤色,成为最大受益者。不考虑族裔背景下,加州大学(UC)系统亚裔2013年新生比率成长至36%,而加州亚裔人口仅占总人口13%。

  美国人口结构变化,或许平权法案与族裔配额都面临重新检讨。1960年代平权法案要照顾的少数族裔,是饱受种族隔离与歧视之害的非裔,西裔与亚裔也连带雨露均沾。但半个多世纪后,非裔、亚裔仍是名副其实的少数,但西裔在美国西南各州的人口大增,加州的西裔更将在2040年前后取代白人,成为多数。如今加州西裔民主党州议员推动公投案,想恢复大学入学平权法案,以保障其多数, 岂非大开平等权利倒车,造成更多不平等与反歧视?

  平权法案也让各族裔反思“真平等”的意义。加州取消禁止公立大学以种族与肤色决定录取标准后,西裔与非裔入学人数虽减少,但毕业生人数却大致相同,显示辍学率大幅下降,其中非裔毕业率在20年间成长一倍,可见维持公平竞争的大学有其必要,事关学生前途和美国的总体学术竞争力,岂容因族裔和政治因素介入而扭曲。

  须厘清的是,加州1996年通过第209号提案,由共和党人提出,具体内容是禁止加州政府以种族与性别作为决定就业、入学与政府合约的标准,并强调是源自1964年联邦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的立意精神。但当时民主党人宣传,该提案是为取消平权法案的恶法,不利少数族裔。在这种背景下,当时多数华裔民众遂大力反对209号提案。

  1996年底,近20位南加地区华裔民选议员出席在洛杉矶世界日报举行的一场座谈会,民主党华裔议员侃侃而谈,大力反对209号提案;共和党华裔民选议员则尴尬地欲言又止,其中还有人见势头不妙,提早离场避免尴尬。

  很显然,党派立场左右了华裔民选议员态度,多数华裔选民当时也无法预料209号提案对华人的正面影响。事隔17年,西裔民主党州议员推动恢复公立大学的平权法案,可能伤害华裔学生入学机会,华裔民主党议员还是跟随政党立场投了赞成票,似乎未记取209号提案的前车之鉴。

  华裔学生学业能力、用功程度有目共睹,自然不能被配额制复活受打压。争议已在网络延烧,民众联署请愿,希望打消法案,后续进展可能变全美热门话题。我们呼吁全美华裔重视此事,并以和平理性态度与民选议员和其他族裔沟通,确保族裔整体权益不被侵犯,法案也不能再开倒车。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