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报:日本“春斗”涨工资更像走过场

2014年03月14日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日本央行总裁称日本经济处于正轨  来源:CCTV新闻

  中新网3月14日电 从1945年战后以来,日本几乎每年春季都有企业工会组织工人们开展的“春斗”,即要求“资本家”们给工人涨工资。今年3月12日,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对工会的要求做出回应。日本《新华侨报》文章称,这次涨工资的结果不应该简单归功于工会的“春斗”。实际上更像劳资共同约定,“春斗”只是走过场。

  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的“春斗”也终于久违地“斗”出了结果。然而,这些多出来日元是从哪儿来的?又将到哪里去?值得探究。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日本工会与资本家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作为日式经营方式的“三大神器”之一,企业内工会常被认为对劳资关系协调有重大作用。然而这种协调下的关系并不平等,始终是以企业经营者一方为主导的,在不同时期下企业经营者软硬兼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工会就充当“软”的手段。

  工会在事实上充当了资方“监督者”的角色,一旦发现劳资关系紧张,工会就出面“息事宁人”,避免工人们“积怨”过多给资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俗的说,日式劳资关系更像父子关系,由于长期以来日企奉行终生雇佣制度,导致日本人把公司当“家”,一生为之奋斗,抱着“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心理,在公司经营状况好的时候“斗”,在公司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反而“共度时艰”。因此,这次涨工资的结果不应该简单归功于工会的“春斗”。实际上更像劳资共同约定,“春斗”只是走过场。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涨工资“背后”原因复杂。其一是在“安倍经济学”表面指数腾飞的状况下,各企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元气。更重要的原因是,安倍政府的法人减税措施给企业“减负”,省下了一大笔税费。而相反的消费税增加,使普通民众生活负担增加。

  于情于理都该给广大劳动民众涨点工资,实际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企业都早已商议妥当,为涨工资做好了准备。这时安倍政府再派官房长官菅义伟、内阁特命担当大臣甘利明出来喊话要求企业涨工资,无非就是在大众面前讨好,显示安倍政权愿为劳动民众“发声”。

  其二,日本经历了长期的不景气后,正式员工数量大为减少,企业靠大量雇佣非正式工人缩减成本。以兼职、派遣、研修等等名目支付较低的工资,产生了更多的利润。据统计,日本现有非正式雇佣工人2000万人,约占全体劳动者的4成,未加入工会的多达80万人。并且,宣布涨工资的绝大部分是大企业,并未波及广大中小企业。实际上能拿到“涨工资”的人并不多。

  再次,我们要看到“收”不抵“支”,增税让涨起的工资瞬间化为“泡影”。日元贬值促进了制造业出口,在经济不景气下一片惨淡的日本制造业有所反弹。但贬值造成日本国内物价攀升,在加上即将到来的消费税增税,让“涨”上去的工资远远难以抵消“花”出去的钱。

  事实上计算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猜测,根据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年收入在500万至550万日元的标准4人单职工家庭在消费税增至8%后将比现在多承担7万日元(约人民币5,600元)的开支。比较各大公司提供的最高工资涨幅4000日元,简直是杯水车薪。(蒋丰)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