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报:艺术展成中法公共外交优质载体

2014年04月16日 14: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16日电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卢浮宫、凡尔赛宫等法国知名博物馆首次联袂,拿出各自“镇馆之宝”,参加中法合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法国《欧洲时报》文章称,作为美的载体,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跨越时间与空间,很容易触动人心,产生共鸣,是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优质载体。

  文章摘编如下:

  此次展览作品虽仅有10幅,却全是稀世珍品,之前从未离开过法国。每幅作品都代表了一个时代,10幅集合起来便是一部缩微版的“法国艺术史”,堪称一道上乘极致的法国文化大餐。

  法国一直致力于用艺术沟通中国和西方世界。中国人接触、深入西方艺术殿堂,与法国文化的贡献分不开。1978年,《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即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举办的外国美术展览。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如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均与法国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

  与此同时,法国也不遗余力地向西方引荐中国艺术。法国的汉学研究源远流长,巴黎有“汉学之都”的美誉。法国作家赫维•圣丹尼斯的《唐诗》在1977年再版时,被出版者赞为“迄今为止一部最重要最好的中国诗歌的法文译著”。在法国政府和团体的支持下,越来越多中国艺术家“出海”,来法国展示中国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交流频密,但语言、风俗等的差异又常常成为国与国难以靠近的障碍。作为美的载体,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跨越时间与空间,很容易触动人心,产生共鸣,是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优质载体。在中法建交50周年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法国用艺术之美沟通中西文化,拉近两国民众的相互认知,功莫大焉。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