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看厉以宁:做对的事 成为别人的贵人

2014年11月20日 15: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厉以宁资料图 中新社发 陈超 摄  

  中新网11月20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0日刊文分享厉以宁的故事称,如何保有初衷,坚持做对的事,在一念间,发挥善意与正念,成为别人的贵人,造就更多好事。

  文章摘编如下:

  APEC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看似两件不同的事,但在我的心中却形成紧密的连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尹衍梁先生在20年前捐赠,由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改名与扩大而成,是大陆第一个西式的商学管理学院,20年来培育英才,也担任重要智库角色,引领大陆经济与管理的思潮和趋势。

  光华管理学院灵魂人物之一、从1950年代任教北大经济系迄今的厉以宁教授,就是股份制先驱。如果不是厉以宁倡导股份制,大陆经济可能没有今天的蓬勃发展与转型,也可能不会有经济的崛起,以大国之姿举办如此盛大的APEC会议。

  所以我在回台湾后,就跟同事们分享厉以宁的故事,如何保有初衷,坚持做对的事,在一念间,发挥善意与正念,成为别人的贵人,造就更多好事。

  大家可以想象,在大陆才刚要改革开放时,厉以宁在劳动工资座谈会讨论经济体制改革,首次提出“股份制”时,遭受多少质疑。在当时的大陆,大家无法想象出现股票交易所会是什么景况?

  但厉以宁坚持这个观点,相信社会上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要进行有效配置,必须仰赖市场机制,这也是大陆经济的新力量。股份制的论点面对诸多质疑与讨论声浪,实施的过程也经历波折,并非一步到位。但厉以宁曾表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就是从那时开始。

  他或许没想到,他的想法被采纳成为政策,不仅对身为经济学家的他带来成就感,也让整个国家更发达,让许多人有更好的生活。他因为坚持一件对的事,造就更多好事,嘉惠更多人,成为许多人的贵人。

  我告诉同事们,一个人再如何都是血肉之躯,但若是有这样超越自我的精神,加上众志成城,就能成就伟大的事。我们在遇到挑战、任务时,常常会抱怨、找借口。个人的确渺小,但当大家能超越自我时,渺小的个人,就可以有所突破。甚至,大家也常会思考、或是被问,投入一件事的回报是什么。但是胸襟与视野广阔的人会想,事情无论大小,能协助他人有所成就,就是最好的回报。

  所以,在各界进行年度预算,检讨过去,规划来年时,我们除了订定有形的财务、业务与服务推展计划,也在进行一项内部工程,如何发挥与落实我们所属的保险业是“公益服务业”,在日常营运中发挥利他的精神。除了参与公益活动,各部门讨论,如何在本业、各部门的实际运作中,具体落实公益服务业。主管们更要谨记,在与每个人接触的过程中,无论是下属还是客户,都把握机会关心助人,成为对方的贵人。

  我几十年来的职场生涯,接触过不少国际企业、海外企业家。他们跟台湾企业或企业家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无论什么行业,他们都有让社会、全球发展更好的利他思维,并且在本业或公益领域付诸执行。同时,许多海外的商学管理教育也强调伦理与道德,不是只有教学生如何销售、赚钱。

  这几年,我将这样的观察融入公司的许多重要决策,坚持这样的精神、做对的决定,得到客户与内外部事业伙伴们的共鸣。例如,我们寓公益于奖励,尝试将奖励高生产力业务员的海外旅游行程,转为协助台湾弱势团体与发挥台湾生命力的公益旅游,让业务员们陪偏乡的孩子打棒球、鼓励与资助他们圆梦;或是参与有机耕种的工作,将收成捐给弱势家庭;甚至自发捐款、捐物,组团去现场当义工,落实公益服务业的精神。

  这一个多月来,我们台湾仍笼罩在一波波食安风暴与黑心企业新闻中。上述体认在此时显得更为鲜明与贴切。在岁末展望明年,也许无论是企业年度事业规划、企业文化的凝塑或是企业家个人,也都该有个绩效指标─有没有做对的事?成为别人的贵人?(杜英宗)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