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当摄影只剩自拍时 生活便少了个性美

2015年03月30日 14: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3月30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30日刊文称,因为智能型手机将前置镜头画素提升,原本对外拍照的镜头思维转弯,便利和功能性,开始改变人类照相习惯。摄影学久了,会从加法变成“减法”的艺术,也就是,去芜存精,留下想表达的景框。因此,别只为自拍而自拍,让魔镜的掌控权释放,白雪公主换人做,影像才会更活,更有生命。

  文章摘编如下:

  影像,看与被看,透过无所不在的摄影眼界,将生活的种种,映照在以视觉为中心的天地。因为智能型手机将前置镜头画素提升,原本对外拍照的镜头思维转弯,便利和功能性,开始改变人类照相习惯。

  自拍神器的推出,更让“照相”的行为转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时的孤单情境,靠着置高点向下俯视和广角镜头加持,无线蓝芽的遥控,原本难以操作团拍方式,就在当前得到释放;旅游、参观,或行进间,自拍杆就这样矗立在人群中,成为标记。

  然而,行为的偏向,造成失衡与失调,博物馆与音乐厅中,自拍杆破坏了艺术气氛,增加展演物品损坏风险,运动场也怕它变成武器;因此各国展览会场都已视自拍杆,这项2014年时代杂志选出25项最重要之一的发明物为洪水猛兽,不让自拍神器进门。

  因长期凝视手机,令很多用户变成大家口中的低头族。自拍神器的出现,能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向上,仰头气势与朋友间欢乐的气氛,原本是团体自拍凝聚“群体社会化”正向的操作,但当所有行为,只有一种自拍时,影像的流量,因为同构型堆栈,“影像序列”只有一种自拍方式时,自拍所产生的意义,似乎逐渐递减。

  数字化科技环境所创造的分享,原本是想获得更多元的观点、消息和影像资源。但因为手机自拍程序与拍摄者善用美丽的角度“取景”,结果造成所有因社群链接的影像,都变成名副其实的“脸”书,都是相似的角度或画面,只有一种白雪公主,看不出差异性,逐渐让大家观赏动力降低。

  而自拍最后底层目的似乎也浮现,手机前置镜头的魔镜,只是许多人“自恋”的工具,传递出去时,只为获得按赞或留文回应,行为转化成下一次自拍的诱因与动力。慢慢,到哪都自拍,何时都想自拍时,“机械式”拍照举措一一浮现。

  数字化所产生丧失边界的知识体系,在网络思想家眼中,是一种“回声室效应”,因为从社群回络中吸收无限的多媒体资源,但信息过载已经从心理状态变成一种“文化状态”。2013年自拍只是年度关键词,到了2014年自拍更成了文化现象,自拍少了风格,却变为堆栈习惯。

  摄影学久了,会从加法变成“减法”的艺术,也就是,去芜存精,留下想表达的景框。自拍创造固定的摄影模式,如果能混入不同表达,别只为自拍而自拍,让魔镜的掌控权释放,白雪公主换人做,影像才会更活,更有生命。(赵哲圣)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