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旺报:“中国制造2025”非纸上谈兵 台须抓住机遇

2015年05月28日 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5月25日,最后一列巴西“奥运地铁”在长春的长客股份公司下线,标志着长客股份公司为巴西里约热内卢2016年奥运会研制的15列地铁列车全部交付。中新社发 张瑶 摄  


视频:中国制造巴西“奥运地铁”全部交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8日电 大陆日前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全文,要经由“三步走”,将大陆的制造业推进到国际领先的地位。台湾《旺报》28日刊文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大陆将致力于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些规划,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促成大陆的产业升级。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产业升级遇瓶颈

  “产业升级”这个词在台湾并不陌生,多年来,在官方的文件中也经常出现。可是,最近这些年来,这个词却喊得越来越有气无力,尽管它的包装还在不断变化,像什么“两兆双星”和“三业四化”等等。问题出在那里?

  回顾台湾整个产业发展史,我们曾经拥有过亮丽的表现。但从199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的产业升级之路却出现了瓶颈,连带的,经济成长也跟着放缓。

  制约台湾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归纳起来不外乎3个主要原因,就是:市场规模不够大、人才数量不够多、以及技术能量不够强。1990年代中期以前,全球化的竞争态势没那么激烈,这些因素的制约力量并不那么强大。可是,1990年代末期之后,随着因特网兴起,全球化的速度加快、范围加大、连结加深,生产要素跨境组合成为常态之余,台湾产业升级的瓶颈就变得越来越明显。

  台湾该怎么办?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台湾的出路应该是从全球格局下手,根据台湾既有的要素秉赋,依循比较优势原则,在全球平台上找寻合作伙伴,透过优势互补的组合,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正是从跨境打造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我们发现,海峡对岸的大陆,因为市场规模庞大、人才数量众多、科研实力不断增长,可以和台湾的灵活创意与商品化能量,形成互补组合。加上地理邻近和语言文化相通,颇适宜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也因此,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两岸之间应该加强产业合作。

  可惜的是,从199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却一再画地自限,对大陆设下重重障碍,把机会当成威胁,人为地抬高两岸要素流通的成本,乃至于根本阻断要素的流通。结果,大陆跳过台湾照样接轨全球,而许多台商为了生存,不得不继续西进,甚至于连根拔起。尽管马英九就职以来,情况略有改善,但是,仔细观察台湾有关部门的动作,我们必须说,不必要的敌意思考和防御心理,仍然盘据在许多官员的脑中和心上。

  从大陆既有的表现看来,“中国制造2025”绝非纸上谈兵。

  台湾如果无法将本身的竞争优势,适时镶嵌进大陆“三步走”的规划中,为“台湾制造”与“台湾创造”勇敢抓住机会,未来的产业升级之路,恐怕会走得越来越辛苦。(庞建国)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