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侨报:“山寨”积习是从哪来的底气?

2015年06月03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2014年4月,浙江义乌海关工作人员对查获的1020尊未获得国际足联授权的“大力神杯”进行深入查验清点。吕斌 摄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中新网6月3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刊发评论文章称,“山寨”现象激起了人们对“山寨”长期存在的担忧和焦虑,更值得中国人警醒的是:缺乏创新的现实亟需得到改变。

  文章摘编如下:

  事实上,模仿原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发展模式。纵观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有模仿或借鉴过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的经历,但这种模仿在获取短期利益的同时,也在扼杀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动力。

  早在5000年前,中国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引领着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但当无数舶来品不断运到中国以后,更多人丧失了创新能力,以至于总是以复制他人果实为荣。想必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再好的模仿也不会改变赝品的本质。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众多场合一再强调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最为重要的基础,要推动全民创新。而中国国务总理李克强更是在一次谈及创业与创新时提到,要进一步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自由创新精神扩散。

  不可否认,自由是创新的根本出路,因为“只有自由才能创造奇迹”的箴言得到过无数次的验证。如今,中国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创新不再是空想,需要在体制机制、制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变革,以此释放创新的活力与动力。

  当前中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正面临重要转型期,直接照搬他人的创意和研究成果已很难再有所发展。中国要想建立一个真正的“经济大国”,“山寨”之路定不能走得太远。

  不过,道理并不复杂,关键还在如何执行。这就需要全社会都树立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精神,用创新来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钟海之)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