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洲时报:欧洲应对难民潮 各自为政恐加剧危机

2015年08月21日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Eleftherios Venizelos”号的甲板上满是难民。处于经济危机之中的希腊深受难民危机的困扰。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抵达希腊的移民数量已超过10.9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难民,而来自叙利亚和阿富汗的移民数量分别占62%和21%。  

  中新网8月21日电 2015年8月20日,法国和英国签署联手治理偷渡协议,以便更有效堵截从法国经海底隧道偷渡英国的难民。法国《欧洲时报》21日评论表示,谁都知道,这一协议充其量只能解英方的燃眉之急,在欧洲受到难民潮汹涌冲击的形势下,在欧洲的某一个点上堵截难民的协议恐怕只是历史演变大潮中的一个插曲。难民潮的冲击暴露出欧盟漏洞百出的尴尬处境,这种危机局势与欧洲国家领导人各自为政有直接关系,如不警醒,只能加剧危机。

  文章摘编如下:

  毋庸讳言,今日的欧洲正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此前,根据联合国统计,今年从中东和非洲经地中海偷渡欧洲的难民已达23万;而欧盟最新统计显示,难民潮正在迅速扩大规模,仅7月跨海偷渡抵达欧洲的难民就达10.5万,相当于去年7月的3倍,难民潮的另一热点希腊,在短短一周内便眼睁睁地看着2万多难民涌上海滩。

  同时,今年至少已有数千难民在偷渡中葬身大海。作为偷渡欧洲难民的重要目的地,德国已经应接不暇,柏林当局根据目前趋势预计今年申请避难人数将超过80万,相当于去年的4倍。

  伴随偷渡潮而至的是人道危机和相关国家的排外政治、社会危机。深陷债务困境的希腊因对难民“招待不周”而遭到联合国的谴责;德国今年已发生200多起针对难民庇护所的纵火案,在大批难民只能栖身帐篷、集装箱的情况下,德国的局势难免更趋紧张,默克尔总理也只能无奈地表示,难民危机比希腊危机更难治理;英法海峡法国一端的警察则发出警报,称当地局势的紧张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难民与难民之间的冲突、难民与警察的冲突,以及难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新常态”,而欧洲各国的极端势力则趁火打劫,煽动仇视、排外和反欧盟情绪,加剧了局势失控的风险。

  对民众的不满,不少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采取迎合极端势力的做法,将精力用在指责他国、诋毁欧盟上,甚至扬言要废止申根协定、重新恢复边界,似乎只要采取这样倒退的措施,就能抵御难民潮。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为解意大利、希腊等国燃眉之急而推出的分担避难者计划遭到狙击而流产,与此同时,难民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向欧洲。

  显然,难民潮的冲击暴露出欧盟这艘内外交困的大船漏洞百出的尴尬处境,这种危机局势与欧洲国家领导人各自为政有直接关系,如不警醒,只能加剧危机。

  由于欧洲与非洲之间发展水平的巨大落差,横跨地中海的偷渡潮由来已久,但此前欧盟与北非国家联手采取的堵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尚能见效。这种脆弱的平衡随着2010年“阿拉伯之春”的到来而面临危境,与此同时,热衷于“资本主义民主”意识形态的部分欧洲国家不但没有意识到“阿拉伯之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2008年开始席卷西方、并向世界其它地区蔓延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的产物,也没有意识到中东、非洲的危机与气候剧变间的紧密关系,更没有吸取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反而采取包括出兵在内的积极干预措施,其结果有目共睹:

  如今,逃避战乱和极度贫困的难民对欧洲国家标榜的人道、人权价值观构成严峻考验:面对如此巨大的悲剧,继续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的政策既不人道,也不现实,拯救处于危境的难民是欧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做到有效救急,欧盟除了团结,别无选择,因为重启边界不可能阻挡如此规模的难民潮。

  同时,谁都知道,欧洲不可能接纳非洲中东所有的难民。为此,欧洲国家必须摒弃各自为政的做法,团结在一起,尽快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结束战乱,助力恢复和重振经济,并与它们共同寻求治理偷渡的有效措施。 面对当前的难民危机,不可能有神奇妙方。

  但欧盟国家如能以团结应对挑战的精神去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应是让人看到希望的积极的开端。危机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各自为政只能加剧危机。欧洲人不能对难民悲剧无动于衷。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