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汉汉正街整体搬迁逾1年 7成老商户转战汉口北

2012年09月12日 10:00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去年8月16日起,汉正街全面“禁货”。武汉丹娜文体用品有限公司老板范秀芳听到这一消息时,跟当时很多商户以往一样,以为不过是“一阵风”,过几天就没事了。

  让范秀芳“意外”的是,在政府强力推进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20个批发市场走到历史尽头,更多市场也已启动搬迁。目前,汉正街总共20041户商户中,七成已在汉口北购买或租赁商铺用于经营,多数已开张营业。

  随着搬迁推进,拥有500年历史的汉正街,将重振“天下第一街”辉煌的责任,郑重移交到了汉口北。

  一年之内,20个市场率先搬迁

  汉正街综合整治和搬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截至目前,汉正街已关闭20个市场,大部分商户转移到了汉口北等新兴市场。而承接汉正街搬迁的汉口北市场,配套设施已日渐完备。

  多年来,随着武汉城市扩容和城市功能的升级,汉正街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求——街道狭小,时常造成交通拥堵,也不利于配套物流发展。汉正街外迁多次被提上议程,但因涉及各方利益,均无果而终。

  2011年1月17号,汉正街再发大火,夺走14人生命,让武汉市委市政府最终下定“彻底搬迁汉正街”的决心。严峻的现实面前,政府、商户都空前一致地意识到:汉正街已走到死胡同,除了外迁,别无他途。

  自此,汉正街搬迁,从个别商户的自发行为,一夜转变为有组织的集体外迁。2月23日,荣盛皮革市场首批商户整体搬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标志着汉正街外迁工程正式启动。截至目前,硚口区已经关闭长江食品厂、银丰片、三特片、九如片、汉正街东片等改造区域的17家市场,涉及1723户商户。下一步,这个区还将关闭改造区域内的剩余7个市场。

  自去年8月15日汉正街“禁货”以来,汉正街地区3个长途客运站已全部关闭,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市场关闭在加快速度,越来越多的商户主动洽谈搬迁事宜,并为汉正街整治献计献策。江汉区也根据市场现状,选择威凯地下童装先期启动市场关闭和整体搬迁,涉及市场面积5400平方米、商户160户,还将关闭经营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另两个鞋业市场。

  今年7月9日召开的汉正街整体改造搬迁工作会上,武汉市政府对搬迁改造进展给予肯定:成效明显,开局良好。

  稳步推进,汉正街凤凰涅槃

  范秀芳是孝感人,去年入驻汉口北前,在汉正街做了近20年的文体用品生意。她说:“‘整治’、‘改造’、‘复兴’这些口号,在汉正街叫了很多年了,只有这次‘搬迁’是来真格的。”

  2011年2月14日,在武汉市“两会”期间,武汉市相关领导表示,汉正街的改造要排出时间表,限时完成改造,“必须痛下决心,对汉正街进行凤凰涅槃般的改造”。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搬迁必须限期完成”,“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搬迁改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现在必须去做”。第一次,就汉正街的去向问题,武汉市政府发出了清晰明了的声音。

  很快,武汉市提出汉正街搬迁改造的“24字方针”,即“痛下决心、依法整治、整体搬迁、全面改造、转型升级、限时完成”。在政府强力主导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搬迁、改造攻坚战就此打响。

  2011年8月15日,汉正街及周边地区全面限制货车通行,将汉正街综合整治和搬迁改造工作拉入攻坚阶段。通过交通管制等措施,有效减少了人流、货流在汉正街“大进大出”的现状,加速淘汰“现场、现货、现金”的落后交易方式。

  汉正街综合整治和搬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汉正街搬迁改造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要坚定不移整体实施,将继续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汉正街地区业态和居住环境转型升级。

  这位负责人表示,汉正街综合整治已推进一年多,仍需要全市各方支持,为更好推动汉正街搬迁改造进程,将进一步加大搬迁改造工作的调度和协调力度,随时随地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效承接,汉口北成就中部最大商贸平台

  8月24日,在汉口北鞋业皮具城内,吴时通一边盘库存,一边招呼着客人。“搬过来,一是看到了汉正街往汉口北迁移的历史大势,二是那边的生意不好做了,不搬不行。”

  像吴时通、范秀芳这样从汉正街转移过来的开业商户,在汉口北已经有7800户。仅仅一年多时间,借汉正街外迁东风,作为承接地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营业面积已增加为“中部第一”,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商贸平台已悄然崛起。

  2009年12月28日,汉口北正式开埠,小商品、鞋业、皮具箱包、儿童用品、酒店用品五大市场,共有3000余家商铺开门迎客。从此,“汉口北”以商贸重镇的姿态,在全国商界创下一个个奇迹。

  一年后的10月28日,汉口北针棉制品城、日用品城开业,1500余间商铺同期营业,浪莎、红豆、三枪、皮尔·卡丹等千余品牌、5万余品类商品汇聚汉口北,亿元钜惠迎客。新兴市场初露峥嵘,强力辐射中部6省3.6亿人口。

  去年11月28日,全国最大的单体服装城——汉口北品牌服装城揭开盖头,首期经营面积达30万方,吸引了2000余品牌商,其中,近千家“汉派”服装生产企业整体迁入,不少外地知名批发商直接抱团进驻汉口北。

  截至目前,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营业面积已达150万平方米,海宁皮革城、酒店用品城等市场商户营业额屡创新高,市场的良性运作又吸引了更多的汉正街商户入驻。

  卓尔控股汉口北集团执行总经理涂国喜介绍,目前,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已覆盖大部分消费品品种,规模效应更加明显,集市场交易、仓储物流、电子交易、会议会展和客运货运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批发平台。

  顺势而为,重塑武汉商贸辉煌

  老街陆续搬迁,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搬了家,会不会丢了人气、丢了生意?汉正街曾经的商脉,会否延续?

  发端于明朝中叶的汉正街,是汉口作为商业重镇的金字招牌。1979年,103位武汉人在此聚集,拉开了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依托现金、现场、现货的“三现”模式,汉正街打造了“天下第一街”的招牌。

  昔日有多风光,今天就有多落寂。曾经独领风骚的汉正街,受老城区交通、物流、仓储制约,近些年走上了下坡路,且难以逆转。但是,由于彻底改造成本高,且担心因此“拖垮”汉正街,进而影响武汉商贸业地位,使得2011年前汉正街搬迁改造工作久拖不决。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有走出汉正街,汉正街才能做大做强”。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武汉作为商业重镇,中心城区合理的业态布局应该是这样的:中高档的消费集中在武广等大商场,时尚流行的消费可去江汉路,批发业态必须迁出中心城区,零售、批发功能分离——这也是义乌等成熟批发市场的通行模式。

  叶青认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引擎就是撬动内需推动中国发展模式转变,形成流通领域的市场集群和大型贸易枢纽。依据武汉商贸历史文化和中部交通枢纽地位,“武汉造”将通过汉口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卓尔控股副总裁崔锦峰表示,在重塑武汉商贸业的辉煌面前,汉口北深感责任重大,每一步都全力以赴,“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武汉批发业升级的推动者,而不是赚钱走人的地产商”。

  崔锦峰说,那个人们熟悉的汉正街要消失了,但她将在汉口北得到复兴和提升。(苏永华)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