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国土开发构建“倒T型”格局 区域功能互补

2013年05月15日 13:3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广东国土空间格局示意图

    (“一核、两轴、三区、多点”)

广东国土规划战略目标(到2020年)

    ■数说

  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00万公顷左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8平方米以下;耕地保有量维持在290万公顷以上,其中基本农田不少于255万公顷。

  全省生活和工业生产空间的比重不超过16%,生态空间的比重不低于62%,农业生产和生态复合空间保持在21%左右

    规划多年的《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揭开面纱,近日由省政府印发。《规划》指出,广东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无序的问题依然严重,新《规划》将形成6类11个广东国土综合功能区,约束国土开发强度。

    根据新公布的国土规划具体目标,到2020年,广东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00万公顷左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8平方米以下;耕地保有量维持在290万公顷以上,其中基本农田不少于255万公顷。

    《规划》指出,国土开发的总体格局是广东国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系统合理组织、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的总体方略和基本架构。建构广东省国土开发的总体格局,是以实现国土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确定国土功能区、优化重点开发轴带,统筹海陆开放空间,形成广东省功能协调、优势突出、疏密有致、海陆一体、合作共赢的国土开发新格局。

    国土综合功能区分6类11区

    根据《规划》,广东国土综合功能区被分为6类11区:优化提升区,包括珠三角(核心)优化提升区;优化发展区,包括珠三角(外围)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包括潮汕揭沿海重点发展区和湛茂沿海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包括韶关、汕尾和阳江3个适度发展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粤西、粤北和粤东3个综合发展区;以及生态优先区,包括北部生态优先区和汕头市的南澳岛。

    国土空间被划分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复合空间、生活与工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类。根据2005年数据,以上三类国土空间分别占我省陆域国土面积的21.6%、14.4%和64.0%。而按照《规划》,到2020年,生活和工业生产空间的比重不超过16%,农业生产和生态复合空间应保持在21%左右,生态空间的比重不低于62%。

    “一核、两轴、三区、多点”

    此外,广东省还将各国土功能区结点、连线、成带,构筑国土开发的点轴系统,形成“中心网络、圈层拓展、轴线辐射、增长极化”的国土空间结构的演进路径,打造“一核、两轴、三区、多点”的国土空间开发基本格局。

    “一核”为培育引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较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珠三角地区。

    “两轴”以滨海国土开发主轴为重点。《规划》指出,要把连接潮汕—珠三角—湛茂区域的主轴建设成为我国沿海人口、产业城市集中程度高、发展水平好的国土开发轴段。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广韶国土开发副轴,努力协调沿轴线各地区国土功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由一主一副两个国土开发轴构成广东“倒T”字型重点轴带格局。

    “三区”为积极培育潮汕都市区、湛茂都市区和韶关都市区,使之尽快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增长型区域。

    而其他地级市和县级行政中心等“多点”建设,为广东省国土均衡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亮点扫描

    1

    粤东粤西粤北

    功能互补

    为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规划》专门开辟一章,详细阐释了国土均衡开发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强化不同区域国土开发功能定位,加快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发展,《规划》为粤东、粤西和粤北三个区域量身定做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各展优势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按照《规划》,粤东将形成经济增长极核。在这一区域,国土规划将强化潮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功能,进一步拓展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度合作的途径,推动粤东地区成为广东与台湾地区合作交流的主要地区。

    除此之外,粤西的定位则是港口产业集群门户。《规划》提出,粤西地区要加强湛江、茂名和阳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以此促进该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的形成。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加快粤西地区经济整体融入环北部湾经济圈。在整合西南大通道及腹地资源优势方面,《规划》提出积极打造粤西新兴重化工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园区,推进形成油品、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物资集散地中心。

    对于突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的粤北地区而言,建设和维护支撑广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成为其主体功能。按照《规划》,该区域需适度拓展韶关、梅州、云浮等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强化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另外,要重点扶持旅游、特色农林产品加工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

    2

    建设用地控制在200万公顷左右

    《规划》认为,我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任务艰巨、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差距大等成为统筹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原因。

    以2005年为分界点,广东各地级以上市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普遍在下降,广州2006—2020年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占全省比例为9.53%,同比1996—2005年,增量比例下降5.5%,而深圳、珠海、佛山分别下降3.65%、2.66%、10.14%。

    《规划》指出,广东人多地少,人均耕地0.5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耕地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部分地方对耕地保护重视程度不够,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违法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耕地“重用轻养”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方耕地质量退化、污染现象逐渐显现。

    《规划》指出,目前广东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循环、高速度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国土开发高强度低效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广东省每公顷建设用地实现生产总值130万元,低于浙江省的143万元/公顷。

    针对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问题,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提出2020年广东耕地保有量维持在290万公顷以上,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255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00万公顷左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8平方米以下。

    3

    外来人口共建共享

    社区与生活空间

    《规划》指出,生活空间优化与品质提升是区域发展高阶段追求的核心目标。记者注意到,在规划期内,为有效实施优化生活空间战略,广东将扩大城镇生活用地规模、强化农村居民点整理、更新改造老城区和拓展生态休闲空间等。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共建共享当地社区与生活空间”议题被纳入优化生活空间的章节。《规划》指出,要将在本地生活了一定时间的外来人口纳入多层次社会保障住房的范围;同时,为提高外来人口对本地社区的认同感,要制定合理的住房面积标准,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计等。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外来常住人口家庭对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商业等各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需求,使之与本地人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在农村,《规划》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禁止“一户多宅”及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一户多宅”及已有超标准用地问题。同时,在规划期内,要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4.3万公顷以上,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乡用地中的比重下降到40%。

    此外,针对水污染严重的问题,《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污水处理规模129.7亿立方米,以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改善区域性水环境质量。另外,针对水资源供水保障不足的状况,《规划》也提出了详细保障目标,即到2020年,95%保证率供水量达到566亿立方米。

    4

    建城市生命线

    运行监控系统

    记者发现,自然灾害预警和防护是《规划》涉及民生的一大重点,其中包括建设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以及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隐患进行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等内容。

    《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省要建立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控系统。同时,我省防灾减灾监控系统将设立三大区域,即重点监控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其中,重点监控区将加快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气象、地震灾害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并推动以汕头和阳江—湛江为中心的两翼沿海城市群气象灾害预警监控体系建设。而重点预防保护区则将结合北部山区生态保障区的建设,加强西江、北江等流域上游重点水库及重要水利枢纽的维护,保障其正常的丰枯调蓄功能。重点治理区则重点加强重要江河的水土流失治理,实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堤围的除险加固。

    针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问题,《规划》也给出了解决方案。例如,西江上游龙滩水库和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其防洪标准将达到百年一遇;而其他20至30年一遇的沿江河堤防洪标准则将被提升至30至50年一遇。另外,在灌溉工程方面,青年运河规划改善灌溉面积118万亩,西南部治旱工程规划总灌溉面积增加到105万亩。(记者 唐柳雯 卢轶 实习生 刘合潇)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