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4月70大中城市67个上涨 仍需坚定不移推进调控

2013年05月20日 11:1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仅有2个,上涨的城市却达67个,而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最高涨幅已达2.1%。

    尽管许多刚需购房者期盼着房价下跌而延迟购房,但是现实却一次次让他们失望。从近期土地溢价率攀升以及成交量继续走高来看,房价反弹的预期再度升温,市场主体仍未走出房价单边上涨的定性认知。

    业界人士指出,眼下楼市的市场环境与过去投机盛行时已截然不同,因此调控任务更加艰巨而紧迫。过去房价非理性上涨,是由于投资性需求泛滥,如今的房价上涨则源于刚性需求和部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因此,房价调控不仅仅是一个市场博弈,更是一项关于资源分配和民生改善的系统性工程。一方面我国土地形势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有大量需求群体进入城市。在刚性的土地约束下分配稀缺的住房资源,必须更加强调公平,否则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可以说,房地产调控考验着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公信力。

    从2010年拉开的这轮调控大幕,具有明确的民生导向。经过几年努力,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被驯服,虽然房价上涨的势头还在延续,但是涨幅已经大为趋缓,去年以来成交量回升,也表明有大量刚性需求仍能负担目前的房价。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是因为我们及时对市场进行了重新定位,把住房定位为基本消费品,剔除了投资需求,住房“去投资化”收到明显成效。

    调控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后,同样需要对市场重新进行定位和考量。长远来看,让所有人群实现“住有所居”,是调控的根本目的,房地产转型也应当围绕这一目标而推进。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的是能给百姓带来长远福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农业人口进城后,如果因为购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显然会削弱城镇化带来的红利和幸福感。因此,房价调控在某种意义上体现着社会公平与正义,调控目标应是让房价与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和支付能力相匹配。

    现实情况是,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投机的存在,部分住房资源已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许多城市的高收入家庭手中已经有了不止一套住房,同时房价伴随住房财富效应进一步上涨,对后来的刚性需求形成了抑制。虽然眼下限购挡住了已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入市的脚步,但是房价已经涨到了高位,部分刚需即使有了购房资格,也失去了购房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深水区”的调控,就意味着必然要搅动利益格局,必然面临更多的阻力。畸高的房价是矛盾的聚焦点,这一矛盾并非由现在的市场环境造成,而是由过去几年房价上涨所致。在很多人的思维中,房价已成为一种财富保有形式,房价涨跌也意味着楼市利益格局的重塑。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虽然目前市场环境相对纯粹,但是要发挥出楼市合理配置住房资源的功效,实现老百姓“住有所居”的梦想,还必须改变以往被扭曲的楼市利益格局,挤出积累的泡沫。具体的措施应当是,通过二手房市场实现住房资源“再分配”,利用保障房来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

    因此,房地产调控必须要追根溯源。这轮调控动用的行政力量已经够多,花费了较多的行政成本,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就是对以往房价上涨形成的“既得利益”未形成触动,以前的投资者依然稳赚不赔,坐食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然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能否破除利益的坚冰,决定着房地产调控的成败。特别是,楼市调控还与地方的某些增长目标相冲突,因此推进下一阶段的调控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政府正在推行的简政放权和部门改革,也正是为了打破以往的利益格局,从而给市场释放出活力。就房地产调控而言,已经成为涉及到收入分配、税制、户籍制度改革协同推进的浩大工程,进一步的改革既需要决心,又需要智慧。

    有专家指出,调控“上半场”动用的是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在改变短期预期以及体现政策意图上卓有成效,但是,却没有解决市场的深层次矛盾,未从根本上改变楼市的供需机制,未来调控应当注重长效的市场化手段,长久性地引导市场预期。应把限购、限贷等措施固化为制度框架,把供需关系交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同时将房地产调控纳入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中,这样才能重新理顺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