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天价养老院月租8千

2013年10月14日 11:28 来源:西安日报 参与互动(0)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将突破2亿。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约22.3张养老床位,与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广州天价养老院

  房间月租8000元,伙食费50元一天,护理费按自理程度另算,从2000元到8000元不等……记者日前发现,广州的养老院费用也在不断攀高,每人每月花费至少上万的“天价养老院”更是纷纷赶在节前开张或扩容。与普通老人院相比,“天价养老院”的硬件确实优胜许多,提供的日常服务也更加多元化。入住这些“天价养老院”的老人,并非全是“大富大贵”,除个别为港澳台胞外,大部分是本地退休教师、公务员。

  硬 件

  装修像酒店 还带电影院

  在番禺区的某护老公寓中,大家都是“独门独户”,基本不会在走廊里看到活动的老人。公寓由不同的户型组成。一个100平方米的单位,大厅内有电视、有饭桌;内里有三间卧室,主卧还配有单独的洗手间。一个这样的单位可以供3个老人合租,夫妻一起入住的,一般会选择70平方米大小的独户,布局与普通商品房是一样的。

  公寓内还有一些活动室,如功能康复室、书画室、麻将室等。养老公寓最大的卖点就是“居家”,老人可以像在家里生活一样,同时有护理人员照顾。

  而市中心某家刚开业的养老院在重阳节前夕也是机器声大作。“我们全部是以酒店标准装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踏入已开放入住的楼层,感觉果然像“酒店”:长廊的两旁,数个房间排列在两旁,每个房间大小大约15平方米。

  养老酒店的首层是餐厅和各种活动室。餐厅旁还有理疗室、上网室、图书室等,甚至还有迷你电影院。

  软 件

  日程可定制 医护尚待考

  收取普通老人院至少两倍的价格,“天价养老院”是否真的服务到家呢?

  几家“天价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都称,他们能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其中一家称在入住前有“家访”,可以根据老人现在居住习惯布置他即将入住的居室,还可以根据老人已有的作息习惯为其作安排。在这些养老院的“日程表”上,除了常规的文娱活动外,还有自理技巧训练、生日会、看电影、郊游等。

  对于入住者最关注的健康问题,工作人员称有专业医生每日巡房,有专业护士团队,护士长每天提供服药提醒,基础护理方面护工人员与老人比例不超过1:5(按国家规定是1:15)。某养老酒店还称附近有3家三甲医院及广州市唯一一家老人病医院。在收取费用的情况下,可由专人每天送入住者到医院检查。

  不过,当记者问及医生、护士曾在哪些医院就职、是哪些方面的“专业医生”等细节问题时,不是每家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都能答得上来,在“健康服务”上是否能与高收费匹配,有待考证。

  到底多“天价”?

  在养老公寓的“价目表”上,记者见到,豪华房一个单间的价格达到8000元,收费最低的“高级房”价格也需要4500元。这里的“月租”包伙食,但护理费从2000元到8000元不等,如果入住者完全能自理,也要收取500元护理费。月租费、伙食费、护理费及其他杂费(部分公寓还收取水电等费用)加在一起,每人每月平均花费至少达到万元以上。

  入住“天价养老院”的主要人群,除了部分是归侨或港澳台胞外,大部分是退休教师和公务员,还有国有企业退休干部。

  许女士(化名)的父母入住了一家“天价院”,每月至少要花21000元。他们的退休金已算中等偏上,但仍需要子女补贴。

  打通老有所养“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 杨玉华 周畅

  全国第一个老年节之际,养老再成热议话题。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与机构养老“一床难求”相似,社区普遍存在养老服务匮乏现象。不让“最后一公里”成为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短板”,是当前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基本现象是社会保障短缺。体现在老有所养问题上,就是到哪里都要花钱。健身、上学、娱乐等场所,几乎没有免费的“午餐”。而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习惯于节俭过日子,但凡非生活必需,就不愿意掏钱。于是,路边锻炼、河边遛鸟、楼边打牌等等,就成了城市一景,也是当下国内老年人活动的基本方式。

  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大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点,决定了老年人活动除了专业养老机构外,主要靠居家养老。这就意味着社区服务这“最后一公里”对于社会养老工作相当重要。事实上,媒体报道的“空巢”老人死于家中无人知晓的悲剧也提醒我们,打通社区养老服务这“最后一公里”十分紧迫。

  社区养老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症结主要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为老年人服务投入多、赚钱难,使得社区不愿在这方面多花心思。因此,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提升养老服务作为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像配建幼儿园、学校一样配建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把建立日间照料场所等助老设施作为社区标准化评价的内容之一,鼓励和支持社区养老义工等服务组织发展。

  实现老有所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不妨从第一个老年节开始,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作为一个着力点,让社区成为广大老年人生活的乐园。

  (据新华社电)

  今天是我国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后的第一个重阳节。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认为,“一床难求”是养老机构不足所致,提高居家养老覆盖率是关键。

  民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将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养老机构特别是养老床位的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10月10日出炉的《我国老龄领域社会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指出,2012年,全国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4304个,床位416.5万张,入住老年人293.6万人,仅占当年我国老年人口数的1.51%。这一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10月11日透露,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约22.3张养老床位,这一数字和国际乃至“十二五”目标,均还有较大差距。

  养老机构不足致“一床难求”

  本报记者根据官方披露、当地官方媒体报道等信息,统计了全国各省份的养老床位数据(西藏数据暂缺)。结果显示,有14个省份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的数据高于全国约22.3的平均值。其中,北京、江西、浙江和内蒙古4个省份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已经达到或超过了30张。

  而日前出炉的《我国老龄领域社会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指出,养老床位布局不尽合理,使养老机构呈现市中心“一床难求”、郊区“床位闲置”的尴尬。

  对于“一床难求”的现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养老机构不足造成的。

  詹成付司长介绍,目前我国公办养老机构占全国养老机构的76%,其中有近4万家是农村的乡镇敬老院,绝大多数住的是五保老人。而城市养老机构入住的绝大多数是城市“三无”老人。此外,还有极少数的失能、经济困难、高龄老人住在城市的养老机构中。

  措施 提高居家养老覆盖率

  “一说养老大家都想到去养老机构,而且还要价格便宜服务好。”詹成付坦言,如果居家养老模式能够成功,让更多的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养老服务,更为关键。他说,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城市覆盖率才41%,农村仅为17%。

  詹成付说,到2015年,我国将要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00%的覆盖率,农村覆盖率也要达到50%。政府将会引导和出资购买更多的社会机构去完成公共服务。

  (据《法制晚报》)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