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郊区差别化政策设计与社会一体化

2014年01月27日 10:35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郊区在区域经济学上亦可以称为外围,比较中性的说法是周边。与郊区对应的是中心或者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和郊区同属于一个经济学意义的区域中,两者划分的依据是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理论研究试图证明,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技术转移、金融服务等,都是梯次向周边辐射,郊区的作用只是向中心城区提供劳动力以及农副产品。如果郊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中心,也是被动地靠中心“摊大饼”式辐射而成的。因此,郊区产业结构是低端的、其发展后劲不足的,在GDP为中心的考核体制下,很可能被看成是地方政府的负累。少有研究涉及到,但周边(郊区)对中心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

  郊区也可以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

  在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理论中,尽管绝大多数理论都承认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禀赋和发展优势,各地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可其政策出发点也是政府如何创造更多的增长中心,郊区的发展必须靠中心城区的产业辐射和带动才行,普遍存在偏爱中心忽视郊区现象。但是这种靠中心城区不断向外“摊大饼”扩张的结果,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病。其主要成因是郊区的资金和劳动力被中心城区不断吸纳后,自身失去了发展的后劲,而郊区聚集了大量的贫民窟,又成为落后的代名词。相应地,中心城区吸纳了太多的高端生产要素,导致资源配置的不经济,结果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制约。

  现代理论和现实都证明,郊区也可以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克鲁格曼(1993)认为,有不少地区经济的崛起,来源于偶然之间,并没有经济中心的辐射。对克氏理论的推论是,只要改进郊区的发展条件,其快速发展就具备了可能,可以与中心城区的发展相得益彰。中国经济发展也表明,一个好的政策或者制度安排,有利于周边经济的迅速发展,甚至成为新兴的经济中心。典型的案例如本来是外围(郊区都算不上)的深圳特区的开放,在香港经济中心的辐射下,迅速成长为一个新的中心。

  浦东本来是上海的农村,在开发开放浦东政策带动下,迅速成为新兴的经济中心。换言之,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如果根据其不同的资源和要素禀赋,采取不同的政策,将更有利于各自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体系循环的健康进行。

  郊区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差别化的政策

  上述分析表明,通过差别化的政策设计加快郊区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还可以承接中心地区的产业转移,向中心地区提供更为优质的要素,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这类差别化政策包括考核指标的差别化以及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的差别化。具体到郊区差别化政策,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体制机制差别,包括审批权限、产业梯度、社会服务等;二是根据郊区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

  郊区差别化政策是在与中心城区不同定位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包括:1、引进外资政策的差别,包括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环境政策等;2、工业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差别,包括农田保护、新城建设、城市形态等;3、重点地区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等倾斜配套政策以及薄弱地区的扶持政策;4、财权和事权匹配政策,包括管理权限下放、资源整合等;5、人口管理和社会管理政策差别,包括计生政策、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这些政策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重点,调动市、区两级参与,共同探索郊区释放发展潜力、注入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的政策措施。

  郊区差别化政策成功实施的关键是考核的差别化。在单一制国家的分权改革实践中,官员晋升与经济发展业绩密切相关,因此,郊区差别化核心在于晋升考核的差别化,为支持晋升考核差别化,需要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差别化来予以支持。

  郊区差别化要避免“特殊政策”化

  差别化政策的核心是差异性,承认一个区域内存在先行区和落后区,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政策,可以促进各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郊区差别化应该避免成为新一轮“特殊政策”开放的复活。特殊政策在中国最初改革开放中,为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加强市场活力,允许各地不同政策进行探索,有其积极的一面。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转轨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要求全国政策是统一的,需实行“国民待遇”。因此,郊区差别化政策要避免特殊政策化。在中心城区和郊区的政策差别化上,着重于财权和事权的相匹配,基于现有的法律框架,不能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殊政策。在郊区之间的差别化上,着重于各地发展的基础,实行不同的政策引导和机制设计,以避免恶性竞争如降低土地出让金、降低环境标准、降低税收标准等。

  防止郊区差别化机制设计变为“特殊政策”的寻租,关键在于决策的公开透明机制,把政策试验变成体制机制探索。新一届党中央特别强调公开执政、透明执政、依法执政。在制定郊区差别化的体制机制时,需要制定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以避免下级官员单一谈判和上级官员的寻租动机。

  郊区差别化要加强社会一体化

  要顺利实施郊区差别化体制机制,需要加强中心城区和郊区的社会领域一体化。换言之,郊区差别化仅应体现在经济领域,在社会领域应该进一步强化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如果仅偏重郊区经济领域的差别化而忽视社会领域的一体化,差异的经济政策很难得到全面实施,即使落实了经济政策,最终也是强化中心城区的抽取能力而使差异化政策流于形式。

  上海“郊区差别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核心是简政放权,中心城区或市政府将为郊区适当“输血”和减负,在公共服务方面向郊区适当倾斜,郊区也要通过深入研究这一体制机制,进一步聚焦自身发展的优势领域和关键问题。中心城区需要进一步在户籍制度、基础教育、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郊区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给郊区的经济要素有更高的回报,而且给其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稳定的预期,以巩固郊区发展的成果。特别在社会保障方面,过去存在农保、镇保、社保等不同差别而导致的碎片化,严重影响了公民社会权的实现,也严重影响了郊区经济发展可持续和社会稳定,郊区差别化的体制机制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契机。(郭琳琳 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