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新房价格“8连跌”创纪录 环比跌幅在收窄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1月19日 17:18 来源:济南时报  参与互动()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月全国70城市房价数据,济南新房价格继续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2%,再次刷新2011年以来房价同比最大跌幅和最长连续下跌期,济南房价已经环比第8次下跌。不过,环比跌幅呈现收窄的趋势。

  全国状态 深圳打破70城房价连续三月环比不涨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在统计内的去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66个,较去年11月减少1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降幅也在收窄,深圳是唯一一个上涨的城市,打破了此前三月环比零上涨的状态。从同比来看,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二手住宅,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7个,上涨的城市有3个。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总体看,受前期信贷政策调整、央行降息、年底开发商为消化库存加大推盘力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长近9%,创年内新高,房价环比降幅亦继续收窄。

  据测算,上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降幅分别为0.2%和0.3%,均比11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别有48个和36个;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1个和8个,分别比11月增加了1个和2个。

  分城市看,房价出现分化状态。去年12月,从环比价格变动幅度看,一线城市整体平均上涨,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平均涨幅分别为0.1%和0.4%;二、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降幅缓慢收窄。从成交量看,去年12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环比增长均在1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济南行情 新房价格“8连跌”创纪录跌幅在收窄

  具体到济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12月,济南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了0.3%,这已经是自去年5月以来,济南房价的连续第8次环比下跌。综合国家统计局2011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此次环比下跌也再次刷新了连续四年来环比下跌的最长周期。

  不过在环比跌幅方面,新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紧了0.1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9月以来的上行趋势,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内济南的新房价格可能会“由负转正”,重新驶入上涨通道。与此同时,新房价格同比下跌4个百分点,创下2011年以来这一数据的最大跌幅。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2014年济南新建商品房价虽然是“三上八下”的走势局面,但是房价跌幅已在去年8月1.3%的跌幅中触底,之后的跌幅收窄表现出济南房价正在呈现一定的回升态势。

  二手房方面,上月济南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同比下跌4.8%。比新房早一个月下跌的济南二手房市场已经连续9个月下跌,在跌幅方面,于去年7月触底的二手住宅价格,之后的跌幅依次为0.6%、0.9%、0.6%、0.6%、0.7%,暂未出现明显的上行姿态。而在近期记者对济南二手房市场主力军——学区房的调查中,确实存在价格下滑的现象。

  市场分析 元旦后有楼盘房价微涨试探市场

  2014年,济南新房和二手房都在“跌跌不休”中走向终点。房价的下跌让不少刚需族成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入手新房。不过元旦之后,也有一些楼盘为了收回成本开始试探性涨价。

  “已经定下了东部一家楼盘的房源,置业顾问这几天催着交首付,对方说如果延后,价格可能稍微有点上涨。”购房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元旦之后,确实已经有楼盘开始动作,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在原价基础上向上微调,一般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一是减少年前的优惠措施。”西部一楼盘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事实上在2014年一片房价“低压”中,确实已经有楼盘在亏本销售,上调价格是一直以来的愿望,他们公司也有计划,就是在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该销售经理告诉记者,2014年年末时,济南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已经达到一个巅峰,但是今年1月成交量的迅速下滑又让开发商提价失去了“底气”。据了解,今年1月上旬济南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环比下滑了近6成,这主要与去年年底冲业绩有关。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