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赴日中国游客人气大幅攀升 数量一枝独秀创新高

2012年02月02日 0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2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日本旅游市场造成了沉重而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外国游客主力的中国游客人数也大受影响。不过,随着地震阴霾的渐渐散去,赴日中国游客人数呈现回升,而春节黄金周假期的到来更是推动了这一回升的步伐,使得赴日中国游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这无疑给日本国内疲软的经济、尤其是零售业和旅游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春节休假期间,数百万的中国游客选择到亚洲各地旅游,而大陆游客尤其青睐的当属日本。从北海道的滑雪场到东京家电商场、京都古寺院,处处都能见到中国游客的身影。这一景象与2011年春天地震刚发生时候的冷清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意味着“3·11大地震”及核电站事故导致几乎停滞的日本旅游市场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2011年12月,赴日中国游客人数较2010年度同期大幅增加32%,总人数达8万人,创历史新高。而这一增长态势从2011年11月开始,一直延续到中国农历春节期间。据估算,2012年1月旅游人数可能会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

  2012年1月,正值中国的春节长假期间,一辆满载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停在了秋叶原显眼的街道上。为了更好地为这些中国游客服务,家电量贩店“Akky One”约50名会讲中文的销售人员全员上阵,商店还从该区域另外两家店铺抽调了人员前来支援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两家主要为日本顾客服务的店铺甚至在上午暂停了营业。

  前来购物的游客既有带孩子出游的大家庭,也有情侣、企业团队等,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到海外旅游。来自山东省的退休人员刘概红,退休前是一名会计师,她与担任公务员的儿子以及一双孙儿女一起参加了6日的团队游。刘概红花2万6000日元购买了一台蓝色的JVC摄像机。她表示,准备在老年人集体活动的时候使用。而孙女则微笑着表示“其实在中国也能买得到,但总感觉想要质量好的,还是要到日本来买”。

  秋叶原LAOX店铺销售的主要产品是一款标价为5万4800日元的电饭煲,也倍受中国购物者的青睐。据悉,这款产品为了提高热传导率,在内胆中使用了昂贵的钻石和银。LAOX的店长冈野智彦称,中国游客人均购物消费大概为7万日元,“中国游客很注重品牌,并且非常喜欢‘MADE IN JAPAN’的产品”。谈到欧美顾客的购物情况时,冈野智彦表示“他们购买的T恤等作为礼物较多。人均消费应该不超过1万日元”。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赴日中国游客人数自2011年9月开始呈现回升。这一方面给日本长期低迷并被少子高龄化社会状态所拖累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强有力的经济增长。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国,但是,从中国到日本的直接投资额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来,这一数值也在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而从日本旅游市场来看,除中国外,来自美国和韩国等国家的游客人数仍未恢复,人数仍低于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前数字。由此可见,赴日中国游客人数的回升在日本旅游市场可谓是一枝独秀。

  日本政府也非常关注中国游客这支生力军,近年来一直采取了积极的对应策略,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赴日,更是出台了放宽签证条件的政策。可见,对中国游客的增加抱有很大希望。而作为日本经济长期景气扩大战略其中的一项,日本政府确立了截至2020年吸引2000万外国游客赴日旅游的计划,其中,对中国游客的期待值为600万人。但是,受东日本大地震、核电站事故以及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去年外国游客总人数仅为621万人,较2010年度减少28%,创2003年以来新低。其中,中国游客人数为140万人,同比减少26%。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数字,也比5年前增加了近两倍。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关西分店的副调查官、坪仓大辅称“在当前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点受到多重限制,而面向中国游客的旅游市场的开拓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增长点,希望能够好好的发展这个领域”。例如,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到2020年人口将减少28万,可以预测,与之相关的消费等都会呈现萎缩。而如果当地旅游业能得到很好发展,则大阪每年的个人消费则可以达到25亿日元(相当于约1900亿人民币)。坪仓大辅称“大阪因人口减少而造成的消费减少额中6成左右可以通过吸引中国游客前来旅游来弥补”。(王婧)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