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人故事:为留马中国学生解困的三对华裔夫妇

2012年04月01日 1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吉隆坡4月1日电 题:为留马中国学生解困的三对华裔夫妇

  作者 黄鸿斌 王大玮

  近年来,随着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双边关系逐年向好,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了到稳定富足、风景秀丽的马来西亚留学。

  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而言,初来马来西亚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应该是语言问题。由于马来西亚的英殖民地背景,在大马的教育体系中,英文是最通用的教学媒介语。而中国留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相同弱点是:读写能力相对较强,而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提高英文的听说能力,便成了中国留学生来到马来西亚后的首要任务。

  马来西亚籍华人甘汉强、陈美月夫妇生活在马来西亚最高学府马来亚大学附近,当他们了解到很多就读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被英文困扰后,便联合他们的朋友丘宏礼夫妇,伍福添夫妇,共同开办了一个英文课程全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中国留学生。

  他们不仅提供学生的接送服务,还在上课间隙提供食物和饮料,给原本生活清苦的中国留学生们开开小灶,补补身体。

  这个课程源于马来西亚第一浸信教会,每周一次的课程对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都略显不足。

  于是,2003年初,他们决定将此课程搬到他们的家中,并增加了上课时间至每周3次,也相应的调整了上课内容。这个后来被大多数中国学生熟知的课程,没有任何限制和要求,只要你有语言或生活上的困难,都可以参与其中,直到你自己认为英文的听说能力没有问题后停止。

  扮演老师角色的这三对夫妇,大都受过良好的英文教育,他们当中有医生、有律师、有教师,但无论工作有多忙,在课前,他们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他们也往往会准备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新闻事实描述或职业生涯规划等。课间休息时,他们更会与学生们分享一些关于生活、信仰和历史方面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适应大马的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生活。

  美月女士回忆说,到2011年底,他们已经开办了超过5届英文辅导班,教过将近80位国际留学生,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如今,在马来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圈子,无论是已经学成回国的,还是正在攻读学位的,提到甘汉强、陈美月,丘宏礼夫妇和伍福添夫妇等老师,他们都会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感激。

  来自中国青岛的留学生小王曾是他们的学生之一。2007年底,小王在一次马来亚大学校内足球赛中,脚部骨折,需要手术。很多留学在外的中国学生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跟自己的亲人多报喜,少报忧。因此,小王也决定先由自己来默默承受,等手术完成后再告知中国的父母。

  在异国他乡,面对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手术,此时的小王越来越感到孤独和莫名的恐惧。这种不安的情绪很快就被英文课老师们的关心和热情淹没了。

  他们帮助联系医生、看片子、确定手术时间,共同祈祷手术的成功。当小王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时候,第一眼便看到了门外一张张写满牵挂和担忧的脸庞。小王说,那一刻,终身难忘,纵然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亲人”的温暖。

  术后的康复期,老师们每天精心准备的饭菜和补品,让小王的身体很快得以康复;不久后,小王也开了一个免费的中文辅导班,提供给所有有需要的华人朋友。

  在记者采访陈美月,甘汉强夫妇期间。他们一再表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能帮助别人,自己也收获到了相同的快乐。

  陈女士说,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在英文上一步步提高,能够顺利毕业,善良做人。甘先生则说,帮助他人自己收获更大,现在我们去中国很多地方都不需要住酒店了。对于很多他们教过的学生来说,老师的造访,就等于自己的亲人回家。(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