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纽约移民欺诈受害者半数为华人 检察官办公室重视

2012年04月05日 1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对于很多无身份的移民来说,出于对美国梦的憧憬,很多人往往孤注一掷,把希望寄托在移民律师身上,但最终却发现律师不但没有为自己做任何事,甚至自己还上了被遣返的名单。在四月“移民文化月”之际,曼哈顿检察官万斯(Cyrus R.Vance,Jr.)办公室特地推出一月的系列活动,帮助受骗的移民打击移民欺诈。

  检察官万斯本人和新上任不久的华裔移民事务计划主管、助理检察官于之荷(Rosemary Yu)、检察长办公室罪案受害人协助项目主任Beverly Gilchrist,以及西裔移民事务计划主管Mayerling Rivera和高级社区事务协调人Hildalyn Colon-Hernandez等一起在3日上午举行华文媒体座谈会,向华裔社区全面介绍检察长办公室各项打击移民欺诈的计划,并希望众多移民欺诈受害者主动与检察长办公室联络。

  万斯表示,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的移民事务计划可能是纽约市唯一一个市级的大型反移民欺诈项目,该项目在2007年由他的前任摩根索设立。目前办公室已经收到2000多件移民欺诈案的举报,其中华人移民占到其中的半数,另一半则是西裔移民。

  从小在华埠孔厦长大、不久前出任检察长办公室移民事务计划主管的于之荷表示,移民事务计划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移民受骗问题,正在申请永久居民身份或入籍的移民经常成为各种移民欺诈案的受害者,许多冒牌律师向受害人收取大笔金钱,最后却什么也不做,甚至让受害人被遣返。这些移民欺诈犯的共同点之一就是经常做出各种虚假承诺,声称自己在移民局或美国驻外使馆有特殊人脉,可以“保证”帮申请人拿到身份。

  于之荷表示,新移民容易成为受害者的主要原因包括法律知识匮乏、语言不通、害怕向执法部门求助,以及喜欢用现金交易,这些都让他们容易成为罪犯下手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受害人往往下意识里愿意相信这些给自己带来希望的虚假承诺。另一方面,很多假律师在表面上都有很让人信服的一套社会身份,或者在应当代表客户出庭的时候却躲起来。最近刚刚被逮捕的华裔社区冒牌移民律师林珍妮(Jennifer Lam,音译)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让受害人给她14000多美元的汇票(Money order),但要求上面不要写名字,事后她在汇票上全填上了自己的名字,拿了钱却没有帮客户办身份。实际上她不但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连一天法学院也没有念过,根本没有律师资格。

  于之荷强调,检察官办公室绝对不会向移民局举报前来报案的受害人的身份,所以希望受骗的移民人士千万不要担心身份被泄露的问题,尽管检察官办公室的人在接受报案时会了解一些受害人的大致情况,但目的绝对不是要去向移民部门举报。另外,民众求助的方式既可以通过拨打电话212 335 3600,也可以直接到检察长办公室,或者写信,但写信举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匿名,这让检察官办公室无法同相关受害者取得联系,因此如果写信来,至少应该留一个可以联系的电话。

  负责受害人员援助项目的Beverly Gilchrist表示,检察长办公室可以向一些暴力犯罪和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U签证方面的证明,而如果受到移民欺诈行为的受害者不符合U签证的标准,检察长办公室和许多慈善团体都有固定联系,因此也可以通过慈善组织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另外,纽约亚裔律师协会的执行董事陈家扬律师和另一位华裔律师余翠杏也出席了3日的座谈会。双方联合宣布,将在4月22日周日下午12点至3点,在华埠茂百利街(Mulberry)268号(Prince和Houston街之间)的St. Patrick's Youth Center举办一场专门针对华裔社区的反移民欺诈会议,届时将为民众提供中文翻译服务。此外,检察官办公室在本月还将有其它一系列反移民欺诈的社区活动。(管黎明)

【编辑:陆春艳】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