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英国学区房楼市不景中异军突起 华人争相热购(2)

2012年05月04日 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房价随季节波动 2月、9月最好卖

  “黄金地段”网站3月份数据显示,现阶段进入英国最顶尖公立小学的竞争非常激烈,有的学校申请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9:1。部分地区由于出生率上升,适龄儿童有可能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

  这与英国择优直升的入学机制非常相关,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排名靠前的小学入读,那么升至就近著名中学的机会就相对大很多。因此,英国很多家长都秉着长远打算选择住宅。

  根据学校的开学时间,学区房房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一般来说,2月和9月是旺季,买房租房的家长会多出20%,同时房价也会比同年其它时间相对较高。

  “由于9月份是新学期开始,很多家长会提前半年左右选购住宅,以便孩子上学。而2月份是学区房租赁的高潮期,因为英国有规定,必须在学校附近住满6个月以上,才有权利申请当地公立学校的入学资格。”张思琪解释道。

  孩子未出生 提前预约名校

  《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日登载的一篇题为《中国人盯上了英国学区房》报道指出,根据伦敦西区某房产公司提供的数据,在70%的外国置业者中,不少华人利用房市低迷的契机投资房产,其中华人主要为子女读书买房的比例占60%。早前BBC英伦网也曾报道,随着来自中国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移民涌入,子女在英国读书,是导致学区房价上升的主因之一。

  为了靠近学区房,家长纷纷早做打算,更多华人家长更是沿袭“中国传统”,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将置业目标选定学区房,早早登上学校等候名单。

  伦敦华人罗女士才怀孕4个月,但已为未出生的宝宝报名加入了心仪学校的等候名单。“想去的学校每个月只招收一个孩子,只能提早报名了”,罗女士无奈地说。

  为了独生儿子几年后能在伦敦Kingston Upon Thames的名校Tiffin School(男校)读书,华人刘女士一家很早就从东伦敦搬到该区,准备9月先让儿子入读附近排名较好的Coombe Hill Junior School。

  “让孩子在英国接受教育,我们比较倾向于提早打算。既然没有能力让孩子读私立学校,那至少要尽力让他读到好的公立中学。”上个月,刚在Elm Road办完购房手续的刘女士如释重负般向记者解释道。

  虽然华人历来善于未雨绸缪,然而英国的教育机制还是让华人学生就读好公校的难度增加,一是因为英国教育“School Lottery”的政策(即面对学生多、名校少的现状,英国四分之一公立学校为保障资源分配,采取摇号选学生的政策),此外若有姐姐或哥哥在名校就读可增加就读几率的“Sibling”优待,也让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失去竞争优势。

  好学校并非催高房价唯一因素

  Nationwide的首席经济师马丁•加鲍尔分析说,学校招生区的房价仍然受到其它因素影响,且对于关注房价的人来说,其它一些因素影响往往更大。譬如把院子加大10%的话,可以让房价提高4.8%,而修建一个阁楼,能让房价提高20%。

  张思琪也表示,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房价肯定会相对高一些,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海外买家在经济衰退大环境下对英国学区房的置业投资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外,学区房附近的交通、购物、治安等因素,都会影响学区房价的波动。

  “据分析,自从2005年7月英国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以来,伦敦奥运会会场馆附近的房价涨幅达到了11.9%,其中肯定也包括学区房,只不过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奥运。”张思琪举例说。(余梁意、王珩伦)

【编辑:史词】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