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写在伦敦残奥会的缝隙

2012年10月10日 15:2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英国人有时候并不保守。

  首先,他们有时候真的很有创意。残奥会开幕式的场边,有许多志愿者摆的摊档,摊档上面用英文写着:“拿我!”摆着让人拿的是苹果,据说当天按照运动场容纳人数总共拿出了8万多个苹果,被人拿走的只有6万多个——在某些时常强调公民素质的地方,不拿走16万个才怪呢——最奇怪的是,这并非商业推广,也并非为了让观众解渴,到了演出后半段,主持人请大家共同咬一口“牛顿的苹果”,这才揭晓那苹果已经成为开幕式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全体观众也是参与者手中的道具,有趣,也很有英国特色。

  “自从文明的曙光降临大地,人类便孜孜不倦地探求世界内在的规律。天地之为天地,何也?天地之所以存在,何也?即便我们找到了无所不能的世界万全定律,那也不过是一套毫无生气的繁文缛节。”是谁,敢在庄严的开幕式上发此谰言?

  如果算不上浪漫,英国人起码很有诗意,从他们的地名也能看出几分。有一座小镇,浅浅的小河穿镇而过,假日里男女老少在河边晒太阳,黄狗趟着水从此岸走到彼岸,这小镇名字就叫“水上的波顿”。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故乡在斯特拉特福,其实全称是“爱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英国人并不嫌说着累赘。爱文河畔的树荫底下,十几个英国人穿着像是古代农村的衣服,围着一辆没有马的马车作布景,在上演莎士比亚的剧作。举手投足,厉声抗争,一剑刺向腋下,有人应声倒地,几秒钟后,死者爬起来与杀人者一道向散坐在草地上的观众鞠躬谢幕。演员演技不算高,看起来只是一些艺术爱好者。能够在大庭广众冲着别人叫“母亲”、“爱人”的,心底里必蕴藏着炽热的浪漫。

  早期将英文地名翻译成中文的英国人或中国人里面,应该颇有些文采斐然之辈。试念念“白金汉宫”,音义俱在,富丽辉煌而且比黄金还金贵之味道尽出。若要吹毛求疵,则几百年来多数时候白金汉宫的主人并非男性壮汉而是女性“汗母”,如果按当下普通话音译外语逢字母必翻的惯例,译成“波奥可京汉姆宫”也未可知。

  说话间来到“英帝苑”,白金汉宫对面的格林湖。因为有观赏性极强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白金汉宫前面热闹得人山人海,我怀疑全伦敦的游客都聚集在这里。而咫尺之遥的格林湖则幽静得如同世外桃源,湖水藏在密密的树林间,不大,像一颗蓝宝石。松鼠从树干爬将下来,越过行人跑向小道另一边的草丛。一道白色弧线划破湖面,扑剌剌在水上掠过的天鹅收起双翼,停定在鸳鸯的近旁。湖畔的树上,草地上,乌鸦与喜鹊,野鸭与大雁,三三两两在剔羽憩息。它们并不怕人,也许它们的上一代,乃至上溯几十代,从无弹弓网罗追命、从无白斩红烧卤煮、从无在炖盅里与淮山杞子为伍的经历,在其集体记忆里,人类也许只是另一群未学会飞翔的鸟类。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莫此为极。坐在湖边的木椅上,地球的转动也仿佛变得缓慢舒徐。(梁左宜)

【编辑:朱峰】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