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把莫言得奖看得单纯一点

2012年10月24日 14:35  参与互动(0)

    10月1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出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这是莫言获奖后首次在北京公开亮相。从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今天,莫言自称仿佛经历一场洗礼。“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道,也看到自己。”廖攀 摄  

  莫言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一点都兴奋不起来。

  我觉得他那种所谓的魔幻写法,比起拉丁美洲珠玉在前的几位大师如马尔克斯、略萨、富恩特斯、科塔萨尔,还是逊色了一些。龙应台在莫言得奖后称他是一位从中国泥土和高粱田里走出来的文学家。不过莫言的泥土和高粱田,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是被他浸染过魔幻色彩的。莫言文学作品的中国传统并不明显,比起莫言,我个人觉得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毕飞宇的作品更具有中国意味和抒情性。如果中国作家获奖,我希望是一个中国传统写法的,是受《红楼梦》、《金瓶梅》这条线路影响的作家,文字一定是中文特有的,很难翻译的,譬如张爱玲、白先勇这类的。

    非常遗憾的是,红楼金瓶这个优秀的中国文学传统,已经缺乏真正的守护者和继承者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这个传统是一个抑制。此后的几代作家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吸收西方文学流派上不遗余力,什么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等等,都拿了进来;反倒忽略了中国自己最美好的文学源流。我特别想提一下杨绛,老太太的文字简雅利落,犀利起来也可一针见血。她和张爱玲都深受红楼梦影响,风格却截然不同,可见红楼梦这本书的厉害。

  我读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等小说,有些激动,没啥感动,我也不喜欢他小说里的“英雄好汉”。可是我读沈从文的《丈夫》、《边城》,贾平凹的《浮躁》、《商州》(尽管贾平凹也写过一些退步之作),毕飞宇的《玉米》、《推拿》,却非常感动。我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真正的中国特质。我尤其期待后来居上的毕飞宇,他对中国文字的运用真是得心应手。

  关于莫言获奖,网上的评论很多。一个最流行的看法就是:莫言得奖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国成就的肯定。中国近些年的国际地位确实大大提升,仿佛迎来了一个盛世一般。但盛世的体现,不该是诺贝尔奖、不该是奥运金牌、不该是军事实力,也不该是高楼大厦高铁动车。盛世应该反映在日常里,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曾和一位长辈朋友闲聊,谈到杜甫的《秋兴八首》,认为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我个人尤喜八首中之八的一句“佳人拾翠春相问”,它间接反映大唐曾经的盛世。我也想起了孔子所赞同的理想生活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中国崛起也好,中国盛世也好,先从“佳人拾翠春相问”、“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做起吧。一个国家的人民有礼节、有情致、春风拂面、生活安稳,那不是盛世是什么?

  若正常待之,诺奖只是颁发给一个优秀作家个人的,不应包含获奖人背后的国家考量或集体象征。所以,我们还是把莫言得奖看得单纯一点、淡定一点吧。其实这就是文学奖,而且是通过翻译作品来评定的,中国文学与文字的微妙之处,那些老外评委们能领略到什么程度,实在值得我们寻思和怀疑。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文/何华)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