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故乡的年味儿

2013年02月17日 16:04  参与互动(0)

  离开故乡整整二十八年了!最后一次在故乡过年(春节)是在二十九年前!德国没有唐人街,春节也不是法定假日。每到冬天,春节的脚步临近,走在异国他乡的马路上,看看四周没有一点节日装饰的商店,看看表情麻木来去匆匆的行人,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没有一丝一毫的年味儿,心底莫名的失落。故乡,我的故乡,过年是名副其实的“味道”十足!长夜怀想,故乡那浓郁的年味儿便从记忆深处飘过来,飘过来!

  小时候生活在北方农村,生活清苦,过年时家家户户尽可能改善生活。一整个正月大家走亲访友,基本上天天有客人来,没有时间准备复杂的吃食,所以要提前准备好一个正月的主要食品。进入腊月,一家的主妇便开始为过年忙碌。民以食为天,故乡的年味儿包含了浓浓的“吃”味儿。

  故乡的年味儿最馋人的是煮熟的肉味儿。儿时的故乡家家户户自己养猪,入腊月杀猪煮肉拉开故乡过年准备工作的序幕。一个村子的人集中在两三天内杀猪,然后把瘦肉剁成肉馅,留着正月包饺子待客,其余的肉切成成人巴掌大的一块一块,放在大锅里煮熟。一年到头,那是唯一可以放开肚量吃肉吃饱的一天。每次肉还没有熟,香味开始溢出的时候,我们一帮孩子已经开始耸鼻子咽口水,盘算等一会儿要吃多少肉。可是每次真正坐下吃的时候,却吃不下多少,不知道是闻香味闻饱了,还是像母亲说的“眼大肚子小”。等大家都吃饱后,母亲把肉块从锅里捞出来,放到一个小瓮里,一层一层加盐加油,细心地腌起来。腌好的肉要放一整年,过节或者有客人来时,才拿出一块炒菜用。肉汤取一小半,加上叫太白粉、少量碎肉,盛在小胳膊粗细自己用布缝制的口袋里,灌成肠子煮熟。有客人来时,切一盘端上来,就是现成的下酒菜。其余的肉汤加入秋冬晒干的白菜,熬成一大锅“腥菜”。冬天天气冷,没有冰箱也可以存放很久。要吃的时候热一下,配上馒头,就是美味了。

  故乡的年味儿最香甜的是年糕味儿。故乡蒸年糕的主要材料是黍子碾成的黄米,一种非常粘的米,杂以豇豆大枣等。先把各种材料混合好,然后在大锅里加水,水上面架篦子,铺上屉布,在屉布上洒一层豇豆,再把混合好的原材料一层一层慢慢地铺满锅,慢火蒸熟。蒸年糕需要的时间很长,常常是我们姐妹几个轮流拉风箱,鼻子里闻着越来越浓的年糕味,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年糕才能熟呢。过一会儿,就有人喊:“娘,糕熟了吗?”。蒸年糕不容易掌握火候,很容易蒸成夹生,一定要有经验的主妇来掌握。好不容易母亲终于说,好了。揭开锅盖,热气蒸腾而出直冲屋顶。等热气散开,母亲拿大刀把一大锅年糕划成一块一块取出来。蒸好的年糕金黄中夹杂着红色(豇豆和红枣)色泽鲜艳诱人,入口淡淡甜香,令人垂涎三尺。刚出锅的年糕粘粘烫烫,心急的人常常会被烫着,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蒸熟的年糕切成薄薄的长条可以保存一正月,吃的时候再蒸热就可以了。富裕的人家把一部分年糕切好在油锅里炸过,又甜又香,吃起来别有风味。

  故乡的年味儿最难忘的是墨香味,那是父亲书写春联的味道。在故乡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院门上贴,各个房间的门口也要贴。很多人自己写不了,便找人写。家父文学修养有相当根基,喜爱书法,每年很多乡亲们来找父亲写春联。父亲写春联不但分文不收,还要搭上纸墨。父亲每年要写很多春联,有的是套用古老流传的春联,有的是自己独创。春节前两三天,父亲把买来的红纸裁好墨好墨,开始书写春联。父亲写春联要看来人的身份职业年龄,再挑选相应的春联书写。通常由我在旁边帮助拉动纸张,看着父亲挥动毛笔,一个个字、一副副春联在腕底流泻而出,墨香扑面而来。每年最后写好的是我们自己家的春联,通常是小年(年三十)下午,我们才能在自己家门口贴上春联。一般是父亲亲自站在椅子上,在门旁刷上浆糊,把春联虚放在要贴的位置上,我和姐姐站在远处,看春联是否放正了,指挥父亲稍作修改。红红的春联贴上门口,普通农家马上显得喜气洋洋。从小喜爱对联,也喜欢看父亲书写的春联,正月里走家串户找小朋友们玩耍的时候,总会留意每家门口的春联,再三品味欣赏,深为父亲骄傲。非常遗憾,近年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无法提笔,再想亲眼看父亲挥笔已不可能,故乡过年的墨香味已成绝响。

  故乡的年味儿最刺鼻的是鞭炮的味道。在故乡不放烟花,过年放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鞭炮,加上少数二踢脚。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买一点鞭炮,由家里的男孩子放。女孩子放鞭炮被视为不雅,是绝对不允许的。每年年三十晚上,心急的男孩们就零星开始放炮。大年初一一大早,天还很黑的时候,弟弟已经起床,用长竹竿挑着长长的一万挂、两万挂站在房顶上放,长长的鞭炮从房顶垂落下来,父亲站在下面亲自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要响好长一阵才会暂停,换另外一挂鞭炮继续放。初一早上天亮后,可以看到院子里厚厚一层炮皮,刺鼻的鞭炮味停留不散。大年初一要放鞭炮,家中有客人来时要放鞭炮,初五要放鞭炮“崩穷”(送穷的意思),十五更要大放一通。从初一到十五,刺鼻的鞭炮味或浓或淡总漂浮在空中。

  故乡的年味儿最温馨的是人情味。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起五更,比赛谁家起得更早。天际还看不到一丝亮光的时候,大家已经赶着起床放鞭炮煮饺子。煮好饺子,拿一个大碗装一碗,先给本家的长辈送过去,请长辈品尝。回到自己家吃过饺子后,当家男人带领自己家的儿子,当家女人带领媳妇(未出嫁的女儿可免),按照亲疏关系,挨家挨户给村中的长辈磕头拜年。最先从自己家中出发,给最近的本家长辈拜年,然后再去跟村里的乡亲拜年。一路上人员汇集越来越多,在微黑的清晨,大家一群群穿街走巷挨家挨户去拜年。长辈要拜,年岁比自己大的平辈也要拜。在村里辈份特别大的人的院子里,呼啦啦同时跪倒一大片人拜年。小孩子来拜年,长辈们就塞几块糖果一把瓜子花生什么,成年人得到的通常是香烟。拜年代表的是对对方的尊敬和祝福,平时闹过什么矛盾的,见面拜年问好,一切不快便成过眼云烟。

  故乡过年味道十足,形形色色的味道汇集到一起,形成故乡特有的“年味儿”。离开故乡后,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再也没能回故乡过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回故乡过年的愿望恐怕要等到退休后才有可能实现。听说故乡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不知道还有机会亲身体会故乡的年味儿吗?(来源:欧洲新报网;作者:夏青青)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