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创业路艰辛 新西兰八旬华裔夫妇赢园艺最高奖

2013年08月24日 14: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创业路艰辛新西兰八旬华裔夫妇赢园艺最高奖

  中新网8月24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援引Stuff消息,从勉强营生到成为行业内的翘楚、捧得大奖归,Joe Gock和Fay Gock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在园艺行业辛勤耕作了近60年后,这对来自奥克兰Mangere的华裔夫妇在不久前举行的新西兰园艺年度晚宴(Horticulture New Zealand's annual awards dinner)上,骄傲地捧走了象征着行业内最高荣誉的Bledisloe Cup奖杯。

  如今,这对已经年过八旬的老夫妻再度回想自己的“创业路”,仍满是曲折与艰难,苦难重重,“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真的很意外。”

  1940年,Joe Gock从中国移民来到新西兰,从他16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一起,在Hawke's Bay的商业蔬果花园里工作。随后不久,他跟着父亲迁居至奥克兰的Mangere。

  至于Fay,她的父亲在Karangahape Rd经营着一间水果店,但在当时,她并不觉得自己应当接替这门“家族生意”。她一直认为,自己应当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做一份体面的办公室工作。

  1947年忽然爆发的脊髓灰质炎疫情,彻底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

  当年,为了控制预防疫情扩散,所有新西兰北岛的学生们都被强迫在家休息四个月,休假期间百无聊赖的她开始在父亲的水果店帮工,这一干竟然就是一辈子。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Fay认识了来店里送货的Joe Gock,并迅速坠入爱河。1956年,Fay和Joe喜结连理,并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小生意。但在当时,政府对中国移民设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这也即意味着他们无法购买土地或是建造房屋。

  无奈之下,他们在Pukaki Rd的一个谷仓内居住了多年。

  “我们花了很多年才还清债务,我们的生活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美好,它不单单是美丽的紫罗兰和玫瑰花——要知道,玫瑰花虽美,枝茎也带着刺。”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Joe Gock夫妇的努力逐渐成效——他们在Mangere地区近100名蔬果花园商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商业蔬果花园的主人。

  这些年来,这对夫妻一直被视作行业内的领军人物。他们曾经尝试种植无籽西瓜、用地热资源促进红薯生长,并为每个水果贴上标签——他们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这么做的种植者。

  1950年代,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在生长过程中可抵抗细菌病毒侵袭的“抗病毒红薯”。而在Northland农民种下的农作物遭受黑腐病(black rot)疫情后,他们主动将自己的存货分发给了当地农民。

  1980年代,Joe Gock发明了一种聚苯乙烯盒,可令西兰花在运送途中保持新鲜,并为其注册了专利。如今,这种盒子仍在被广泛使用。

  直至如今,Gock夫妇仍种植有大量农作物,他们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行业充满热爱。

  “这不是一个很赚钱的职业。靠这些,你不会变成大富翁,但生产和种植健康的食物,是在为全人类服务。”Fay Gock如是说。

  Joe Gock则表示,他一直把种植别人无法种植的农作物当成一种挑战,“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比其他人领先那么一点点。”

  新西兰园艺协会总裁Julian Raine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间,Gock夫妇为这个行业做出了大量“无私而意义重大”的贡献。据悉,这些年来,Gock夫妇一直为其他种植者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并为学校和社区团体捐赠了大量健康食物。

【编辑:谢萍】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