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曾收留华裔儿童 美湾区“中美之家”列历史古迹

2013年12月30日 1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雪柏特(Charles Shepherd)于1923年在旧金山柏克莱(Berkeley)建立一间专门照顾被忽视或被遗弃的中国小男孩的房子,起名为“中美之家”(Chung Mei Home)。随着老房子日久失修,从小屋中出来的男孩们凑钱在爱沙列图(El Cerrito)买下一块地,以亚洲风格建造了一座新的“中美之家”,在1935年至1954年间继续庇护因种种原因得不到照顾的中国小男孩。

  如今,这座位于1800 Elm St的建筑,正式获确认为国家注册历史古迹,也成为爱沙列图首个被列为国家级史迹的建筑物。

  77岁的Wing Soohoo(音译:苏胡)、84岁的Vincent Gong(音译:龚永信)和73岁的Steve Lai(黎史提夫)都曾经是“中美之家”的“住户”。对曾住过小屋的75名小男孩来说,雪柏特是他们的“队长”。

  “中美之家”同时可容纳20个小孩子,由住在小屋相邻房子里的“家庭妈妈”负责看管。小男孩一般会走一哩路到列治文市(Richmond)的Stege小学上学,然后去上Portola初中和爱沙列图高中。雪柏特是一名传教士,曾经在中国传教,因此每到星期天,小男孩都会去柏克莱的教堂。

  对于“中美之家”,苏胡、龚永信和黎史提夫都有各自的记忆和经历。

  苏胡说,他在1943年至1949年住在小屋时,曾经很讨厌那里,但现在回想起来,雪柏特就像他人生中的一名导师,给予他勇气克服人生的坎坷不幸,成为他不放弃尝试的精神支柱,最终找到了幸福。

  苏胡在中国出生,很小的时候就被偷渡到美国。他的生母是他父亲的第二任妻子,但他却被送去和父亲的首任妻子生活,令他饱受冷遇,还被亲戚扔到“中美之家”,直到他的继母来把他接回家。

  但由于在家中找不到爱,他在十来岁就离家出走,靠打零工维生,直到后来在联合航空找到一份仓管员工作而稳定下来。

  龚永信则是父亲死后而成了孤儿,被人送到旧金山福利局,辗转间在他12岁那年被送到“中美之家”,直到18岁成年离开。对他而言,雪柏特如同父亲,给予他温暖和爱。很多在“中美之家”中受过庇护的小男孩长大后都在二战期间参军,也将雪柏特列为亲人。他还记得有一次看到雪柏特坐在大厅里哭,因为他刚接到电报,“中美之家”有名男孩在战争中牺牲了。

  龚永信也在离开“中美之家”之后参军,后来在旧金山健康工程学院拿到了学位。在退休前,龚永信是内华达州Reynolds电力公司的工程师。

  但是,黎史提夫对“中美之家”的记忆完全不同。他和哥哥Ron都曾在1945年至1951年住过那里,但原因是父母在屋仑开超市太忙了,没时间照顾他们。他对小屋的印象是食物很难吃,雪柏特死板讲纪律,“他和你说话的时候,就是他想打你屁股的时候”。他和哥哥住到父母在柏克莱买了房子之后才被接回来。他也曾经参加空军,后来在联邦邮政局工作30年后退休。

  无论记忆是苦是甜,不可否认的是“中美之家”在当年发挥的作用。“中美之家”结束之后,该栋建筑物曾作学校等用途。

【编辑:范超】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