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西圣保罗25街上的华文教育梦 守住华人的根

2014年06月26日 09:15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25街是圣保罗最负盛名的商业区,80%的商贩是华人。自开街以来,一批又一批华人远渡重洋来到这里辛苦劳作。

  新世纪,在25街从事小商品贩卖仍是大多数人来巴西安身的起点,魏万古却跳出了这条路。

  在为圣保罗当地侨报写的专栏文章《风云25街》中,魏万古对熙来攘往的25街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来临时,25街清晨的早市已经拉开了序幕。一条仅有一公里的街道,两边是密集的商店,黎明前的商店没有营业,店门口恰好给了商贩提供早市批发小商品的机会。凌晨4点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云聚在这条充满神秘色彩的大街上,不同肤色种族的人,靠着自己的辛勤汗水耕耘着微薄的希望。”

  单枪匹马闯巴西

  摆地摊打拼

  魏万古是巴西华人青联会的秘书长,得知我们身在圣保罗,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在Senbento附近的一处僻静小区,魏万古在大门前热情地与我们握手,“你们从祖国远道而来,在这,我们就是亲人。”他情真意切。

  这是一处当地典型的中产家庭小区。进到家中,简洁的装修处处体现着中国元素:剪纸、中国结、倒贴的“福”字。6米长的实木长桌由主人精心挑选,运送上门的费用甚至超过了其本身的价格,桌上放着华人最喜欢的功夫茶具。

  魏先生的妻子和岳父岳母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两个小女儿见来了客人也开心得大笑,一家人在圣保罗共享天伦之乐,屋内的场景和一个普通的国内家庭并无二致。

  但这一切来得一点都不轻松。5年前决定来圣保罗前,魏万古是一家企业的HR培训师,妻子在一家职业大学任教,日子过得还不错。小两口辞掉国内的工作,怀揣着过上更好生活的梦想,来到圣保罗,一切从零开始。“来巴西的华人很多都是亲友抱团,我们不同,是真正的单枪匹马。”

  举目无亲,如何生存下去是首要的问题。魏万古放下MBA的身段,推着小车,和妻子在华人聚集的25街早市摆起了地摊。

  生活的忙碌与艰辛,让魏万古对当时的决定一度动摇。

  相比更早一些来到巴西打拼的中国人,魏万古这一代的小商品生意之路已渐行渐窄,“不仅是中国人,更多外国人进入这个市场,竞争加剧,利润降低。”魏万古开始在现实的逼迫与内心的追求中寻找新的出路。

  开办华文学校

  守住华人的根

  巴西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许多随父母而来的华人孩子也因环境的原因沾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巴西出生的华人孩子问题就更大了,好多汉语都说不好,更不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妻子在国内是教师,岳父岳母退休前也教书育人,魏万古自己同样对教育情有独钟,“为何不试试办一所华文学校?”他的想法得到华人朋友的支持,大家普遍忙于经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无奈,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忘记了自己的根在中国。

  从接收一间补习教室上路,魏万古的华文学校就开在了25街的附近。华人孩子结伴而来,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到中文、古琴、美术、民族舞蹈和打击乐等课程。

  在师资的问题上,魏万古格外苛刻,许多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的华人报名加入,他也一律严格挑选。

  他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很快在华人圈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把孩子送到他的学校,甚至有喜欢中华文化的巴西家庭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学习中文。

  根基算是扎稳,魏万古对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他不想学校仅仅作为华人孩子学点中国话的业余兴趣课堂,如何全面地让他们了解、掌握中国的优秀文化,常常让他夙夜难寐。

  数次回国,与国内的师范大学合作,聘请优秀师资,引入成熟教育模式,建立规范教学制度,根据学生特点调整课程设置……魏万古的华文学校还在当地使用国内人教版的教材。

  后来,老校舍实在塞不下更多的孩子,魏万古的学校面积扩大到400多平方米,开展双语教育。如今,一处新的校舍正在装修,面积超过800平方米,可容纳300多名学生,满足从幼儿园到初中阶段的教学需求。

  魏万古的学校名为“德馨”,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说:“我不奢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但一定要秉承中国人的道德与文化传统。

  现实蕴藏机遇

  让教育改变华人未来

  在25街,开一个店如同复制粘贴一样容易,产品雷同,已经到了饱和状态,面临整合洗牌。

  魏万古认为,如今华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既带来了挑战,也蕴藏着机遇,“巴西作为金砖四国发展中国家,百废待兴,很多机会等我们去争取,关键是你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他说,很多华人现在很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子女不但在巴西当地学校上学,还送到华文学校就读。“中国毕竟是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国内的许多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在巴西投资建厂,未来这些懂得中葡英三门语言的华裔将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也将挑起中巴之间贸易的重任,进入巴西主流社会。”

  在魏万古身后的华文学校里,传出朗朗读书声。(本报特派记者 佘佐杰 朱海)

【编辑:王诗尧】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