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澳大利亚华校校长孙浩良:从事华文教育让人生满足

2014年07月10日 1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澳大利亚华校校长孙浩良:从事华文教育让人生“满足”

  作者 陶煌蟒

  “干这项事业我从没想过退休,只要还有精力,就要把海外华文教育传承下去,为华裔孩子留住这条‘根’。”现已63岁的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校长孙浩良10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对“退休”一说发此感慨。

  就在几天前,世界首支由海外中文学校创办、以华裔青少年为主体的交响乐团来京举行了慰问演出,受到北京各界青少年和家长的普遍赞誉。而这个澳大利亚新金山交响乐团就是来自孙浩良创办的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

  “我从小的理想有很多,想过当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但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自己日后会从事华文教育。”孙浩良对记者感慨说,世事转折皆不受个人控制,但不曾想,到头来华文教育竟给自己的一生带来无限满足。

  出生于江苏无锡的孙浩良,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1978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的第一届研究生。1991年出国前,他已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副教授。当时,这位青年才俊本想利用出国深造的机会,在哲学领域闯出更大的一片天地,没想到一出国门,理想便落地为现实。

  “原本我是想在蒙纳士大学读博士(PHD)的,亚洲系的系主任一看我的简历就开始劝我放弃读博,留下来教汉语。”孙浩良说,从那时起,自己便开始担任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的高级汉语的教学工作。

  在频繁接触当地华人圈子后,孙浩良看到了华裔子女中文教育的紧迫性,不少大陆新移民子女的中文水平严重退化。由于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差异,他们很难结识新朋友,性格也变得孤僻。

  于是,孙浩良便开始利用周末的时间,开设中文学习班,把自己与朋友的子女接入班中学习汉语。至今,孙浩良还清楚地记得,中文学习班在开班之初一共只来了6人。

  “要做就要做得规范,都是教中文,老华校有的用粤语,有的用闽南语,教的还是繁体字,这就很不规范。”他告诉记者,中文班始终坚持自己既定的原则,一是普通话教学,二是教简体汉字,三是使用汉语拼音。

  1995年,孙浩良创办的新金山中文学校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大力支持,确立为当地的社区民族语言学校。一时间在校学生突破500人,而一直在蒙纳士大学承担教学任务的孙浩良也不得不面临抉择——辞去工作,专心办学。

  “办学有办学的难,没有合适的教材曾让我辗转难眠。”孙浩良说,原来用中国内地小学的语文教材还可以应付,久而久之就水土不服了。随后,他找来新加坡等国的华文教材合并中国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材,再让老师进行加工,以适应澳大利亚的教学实际。

  除此之外,他还计划了一个“校办工程”,开设了一间印刷厂,一来为了刊印教材、校报的需要,二来也可以商用以解决学校的经费问题。现如今,新金山中文学校在印刷厂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出版公司和书店。

  “办教育就不能一心想着赚钱,只要你诚心办学,路就会越走越宽。”孙浩良兴奋地说,借着“寻根之旅”活动,现在自己每年都会带一大批华裔学生来中国,亲身感受祖(籍)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他还说,来过中国的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中文,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也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会再把自己当作黄头发、蓝眼睛之外的异类,而是从此抬起头坦荡做人。”

  在提到办学22年来的收获时,孙浩良直言,尽管身处异国,但看到华裔子弟因学习中文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深受其益,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早年的毕业生已为人父母,却还不忘把自己的子女托付于我,这种感受,你不做老师是体会不来的。”孙浩良对记者高兴地说。(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