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十一出境游高峰来袭 盘点多国入境“冷门”违禁品(3)

2014年09月28日 14:3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0)

  植物的味道藏不住 新西兰携带种子不报关或重罚

  携带植物进入新西兰必须要申报并接受检查,即使是植物种子也一样。别以为微小的植物种子藏在身上不容易被发现。日前,一名从中国飞抵新西兰的华人妇女试图将植物种子带进新西兰。她把几根植物插条套在一个塑料袋中,然后藏进自己的衬衫袖子,外面还套上了一件外套,以为能瞒过海关,没想到却被机场的侦缉犬闻到“植物的味道”,随后被带走调查。这名女子的行为有可能导致5年有期徒刑外加10万新币的罚款。

  这并不是第一个被新西兰的侦缉犬发现携带种子的案例。曾经有一对中国上海的夫妻试图将14包箔纸包裹的植物种子带进奥克兰。他们把种子藏在鞋底。当缉毒犬嗅了乘客并有所反应后,警务人员对其中一人进行了搜身。查出种子的结果是新西兰移民官员拒绝了这对夫妻的入境许可。他们被直接遣返回中国,将来想申请新西兰入境签证几乎不可能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任何一种种子——包括经过商业性包装的种子、种子装饰品和种子项链,以及生干果,包括生花生米和栗子(新西兰栗子除外),种子类的中草药和可能含有种子的土壤,入境时都必须申报。

  小编提醒:海关人员的眼睛是雪亮的,机场侦缉犬的鼻子是灵敏的。新西兰是远离大陆的岛国,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外来的物种可能会对新西兰的生态环境造成摧毁性的破坏。出国观光应当遵守目的地国家的规定,爱护当地的环境,这不仅是法律层面上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上的要求。除了展现良好的国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找麻烦,影响愉快的度假。小编在此也提醒广大华人游客,“植物大战海关”只是个传说,“种子保卫战”这招也绝对不靠谱,还请您行前三思。

  入境南非不带“黄皮书” 游客险成“违禁品”

  近段时间,神秘的非洲引起了不少华人旅客的兴趣,赴非洲国家旅游观光的人数逐渐增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非洲国家蚊虫肆虐,会传播疟疾、肝炎、霍乱等疾病。因此,入境非洲国家都要按照目的地国家的有关规定接种疫苗。

  不仅要接种疫苗,入境一些非洲国家时还需出具预防接种证书(俗称“黄皮书”)。不久前,一位中国公民就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国际机场办理前往南非的登机手续时,未能出具预防接种证书(俗称“黄皮书”)而被拒绝登机。而且,“黄皮书”必须在有效期内,并为出行前10天颁发。

  需要特别提醒游客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不宜接种一些种类的疫苗,具体情况应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决定。南京六合的程先生就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损失了近千元。程先生已将近75岁,最近,一直热爱旅游的他报了“肯尼亚、阿联酋10天游”。肯尼亚的规定是入境必须接种黄热病疫苗。程先生交了2万多元的团费后,来到注射单位,却被告知超过60岁最好别注射,有可能产生副作用。程先生几经犹豫选择退团,旅行团却不肯退回全部费用。最后双方闹到了法院,法院判决程先生承担1000元的损失。

  小编提醒:非洲国家入境需要接种疫苗的意义,是为了防止游客感染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疫苗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注射了疫苗之后就一定不会被感染。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华人游客们应尽量减少被蚊虫叮咬,如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虫的药物等等,以及出行前了解当地的地理情况,不要随意前往情况未知的地区“探险”。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本想去非洲领略高原雄狮风采,最后却给非洲小蚊子跪了,岂不太冤了。(完)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