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瑞士中国滑雪教练的故事:他们牵动瑞士万人心

2014年12月21日 15: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瑞士中国滑雪教练的故事:他们牵动瑞士万人心
李春雷与他在瑞士的“学生们”。(法国《欧洲时报》援引瑞士中文网)

  中新网12月21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援引瑞士中文网报道,再次站在瑞士格施塔德的雪地上,中国教练李春雷感慨万千。他眼前涌动着去年所经历的种种,瑞士的爸爸妈妈、滑雪学校、小镇格施塔德秀美的风景。去年,他和另外7名中国教练一起,在瑞士旅游局的安排下,分别在瑞士的8家著名滑雪场,担任主要针对中国游客的滑雪教练。今年,他们中的大多数,又都回来了。

  瑞士中文网19日报道,他们的归来,在瑞士再次掀起中国滑雪教练的旋风,《20分钟》报先声夺人,在12月初教练们还没登机时,就煽情地回顾道:“去年春天他们离开时,我们(瑞士村民)依依不舍。才一个冬天,我们就建立了深深的友谊”。谁都没有料到,这本是瑞士旅游局组织的一次媒体活动,8名中国滑雪教练却在瑞士生根发芽,和他们所居住的当地村民、和瑞士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去年他们产生的反响可真是不小,这8名教练确实把中国文化带到了瑞士;而且也让瑞士人通过他们,开始反观自己的生活和意识,”6集《中国滑雪教练》电视纪录片的制作、编导Sara Leuthold说。Sara的镜头一直关注着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她的这部纪录片于2014年12月15日-23日在瑞士德语电视台播出。

  “我学滑雪用了2、3年”

  春雷是这部纪录片的三个主人翁之一,从考试应聘到上岗,再到中国、瑞士的家庭生活,摄像机记录下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有谁能够想到,这位如今2小时就能“教会”一名学生滑雪的教练,自己学倒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我是黑龙江亚布力人,那里是中国滑雪的发源地。小学放暑假的时候,因为天热,所以电视《请您欣赏》栏目总是会播放清凉的滑雪镜头,我觉得挺好,就想自己试一试。八几年的时候,中国租不到也买不到滑雪板,于是我就照着电视里滑雪板的样子,自己用木头做,之后就开心地扛着板子上山了。但我不会滑、也没人教,主要靠摔。3天做一副雪板,还要用铁卡子两边做个环,把鞋压上去,或者用绳子绑上。可纯手工的滑板用不久,我滑下来撞树上,就废了,只好回家再作一副。”

  这样两三年之后,李春雷才学会滑雪,“九几年的时候,刚刚能借到滑雪板,我就去山上自己练。后来,我参加了亚布力的越野滑雪队;96年,亚布力滑雪场对外开放,我就成为了一名滑雪教练”。春雷的事业生涯恰恰见证了中国滑雪事业的发展,随着京郊等经济发达地区多家滑雪场的创立,他也开始“转战”北京、河北、重庆等地。“春雷和其他几位来瑞士的教练,在中国滑雪界其实都挺有名的,” 美国旅游生活方式杂志《Travel+Leisure漫旅》的资深编辑、记者翟若帆说,她很高兴可以在格施塔德(Gstaad)再次见到春雷。

  感受中国教练

  若帆是中国的滑雪爱好者,亚布力、万龙、崇礼几个滑雪场她如数家珍,“瑞士的滑雪场很好,选择很多,对初学者来说,雪道很宽,而且摔一下也不怕,因为这里的雪很好,很松软。北京附近的雪场大多是人工造雪,雪很硬,所以摔一下会很痛。”她已经在瑞士考察了恩格堡、维拉尔等雪场,并在格施塔德的Glacier 3000(3000米冰川)“小试牛刀”,“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中国教练的服务非常好,因为即使客人的英文很好,滑雪的专业词汇也不见得会;而且春雷教练纠正了我的一些动作,这很重要。”

  来自北京的张先生一家三口也正在格施塔德度假,他有些跃跃欲试,想给女儿请个中国教练。“你现在是这样滑、还是这样?”春雷伸出双手的食指,比划着平行和八字的滑步。

  瑞士滑雪教练

  “瑞士的滑雪教练在瑞士很受尊重,这也是因为他们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小孩儿、穷人还是富人。中国的滑雪事业才刚起步,很多人太重视钱。滑雪没钱当然不行,但也不能只向钱看。去年我们学习了Snowli等教学方法,虽然在瑞士,这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但它也适用于中国,因为这种让人享受滑雪、乐于滑雪、寓教于乐的方法,中国的成年人也应该感受一下”。他去年回国后,邀请“中国滑雪教练”项目的参与者-瑞士雪上运动联合会,与河北张家口多乐美地滑雪场一起,开设了新型滑雪学校,由他担任校长,就是要把瑞士的教学、滑雪模式引入中国。

  “中国的滑雪教学模式,比较像在学校里,老师教、学生学,让你大小臂呈90度角,你照着做就是了。瑞士比较看重自我尝试、自我感受和自我发展,在个人的练习、摸索中学习,”格施塔德滑雪学校校长Jan Brand对瑞士资讯说。

  瑞士的爸爸妈妈

  Jan是春雷的顶头上司,他把春雷安置到了自己父母的家里:“春雷如今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一员,尤其对我妈妈来说,就跟她的儿子一样”。Jan的父母拥有一个农庄,夫妻俩也都是滑雪教练,“春雷会帮他们做些农活儿,他喜欢在牛棚里,挤挤牛奶什么的。他也可以看到传统的瑞士人的生活。他5点钟去雪场上班、晚上回来,和其他瑞士人一样,很快就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春雷和Brand一家感情很深,”瑞士旅游局亚太区负责人包西蒙(Simon Bosshart)说:“去年3月春雷离开时,听说他们哭了半个小时。把春雷接到苏黎世,他一句话都不说。临行前,他狠狠地抱了我一下,虽然什么都没有表示,但是我知道,这里面有太多的感情。春雷也是农民出身,上次来瑞士,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一件事。”

  “春雷在格施塔德小镇很受欢迎,走在主街上,很多人和他打招呼,”格施塔德旅游局市场部经理苏瑞(Mirjam Wolf)操着流利的中文对瑞士资讯说:“格施塔德以前的中国客人并不多,因为这里是比较高端奢华的度假地,但现在在逐渐增加。当然这很难说,是不是因为春雷,但他至少把中国文化带到了我们身边。对我们旅游部门的同事来说,他们至少知道了,今后该如何对待中国客人。”

  教练转身成明星

  在Sara的纪录片中,也记录下了春雷和他瑞士的爸爸妈妈从起初的语言难以沟通、到相互了解,直至最后熟稔地无需用言语沟通,“他和他瑞士爸妈的感情,也感动了我们,”Sara说。早在2013年9月,Sara就开始筹拍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的一位主持人,她的父亲是滑雪学校校长,她向我们介绍说,几位中国滑雪教练要到瑞士来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我觉得这非常有意思,纯正的中国人要到最纯粹的瑞士山区来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于是我就想记录下来这一切。”

  “但是去年他们太火了,许多媒体本来是去采访滑雪教练的,因为冬天雪季到了,结果全都把镜头转向了中国教练,而且观众的反应也特别好。这让我们比较被动,但我们的路子不一样,他们是新闻、消息,我们更倾向于文化、记录的东西,”Sara没有占得先机,有些无奈,但她也为这些中国人的知名度而开心。“Sara的片子很好,很幽默,记录下了真正中国人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故事。我不喜欢人动不动就谈‘中国’怎么怎么样,中国很大、情况很复杂,不能一言以概之,”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包西蒙说:“去年许多瑞士人对中国教练的生活都很感兴趣,而且德国、奥地利,甚至美国的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这几位滑雪教练俨然成为了中国现代生活的代言人,这点令我们也有些意外。瑞士人其实对现代中国并不了解,更不知道中国作为滑雪市场的潜力。”

【编辑:杜静】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