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留学热”遇“归国潮” 如何借机争抢高端人才?

2014年12月31日 11: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记者从省招生办了解到,2015年全省考研报名人数共计54395人,比去年减少了3559人,考研人数已经连续两年下降。而近日公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相较2012年上升了3.58%,虽然增幅相较前几年放缓,不过东北、西北等地区出国留学人数却大幅上升,其中我省出国读研的应届本科生数量上升了近6%。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出国读研?“海归”就业情况如何?面对日益扩大的出国读研群体,我省应该如何做好人才工作?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们越来越具有国际视野

  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上涨

  董锋2013年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以他在大学时的课业成绩是可以直接保研的,可他却放弃了这个机会,申请去德国攻读硕士。他告诉记者,“父母的收入可以支撑我出国留学的花费,而且在国外读研不但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还能更好的掌握语言,学制也比国内短。”

  我省一知名英语培训机构国外考试部项目主管翟洪刚表示,这种观点具有普遍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具有国际视野,选择出国读研的人越来越多,这从我们机构不断增加的出国培训师资就能看出来。”他认为,国内考研难度不小,而且国内大学影响力相对较小、专业素养相对较低,未来随着百姓收入不断增加,出国留学人数会持续上涨。

  董锋说,“我读的大学不是‘985’‘211’院校,找到好工作不容易。所以想通过出国读研是给自己教育经历加分,为就业打好基础。”根据《2014年出国留学调查报告》显示,超过40%的学生出国读研是迫于就业压力,想通过出国读研学历镀金增加找工作砝码。

  记者还了解到,国内研究生学制以3年居多,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年至2年。早一年毕业就业,将比同龄人领先一步,有更多时间为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方面做好准备。

  “海归”就业优势不断缩小

  留学市场五年后或现“拐点”

  东北林业大学廖颖2009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读硕士,2011年毕业归国后在北京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负责审计的工作,发展空间和薪资都让她满意。她颇有感触的说:“留学经历在求职时是一块很有分量的敲门砖,用人单位筛选简历时,‘洋学历’有一定优势。”不过,多份由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从2012年开始,这种优势开始不那么明显了。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指出,超六成留学回国人员拥有硕士学位,但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缩小。数据显示,留学回国人员中,有57.94%的人期望在“北上广深”寻找职业发展机会。但近年来,随着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国内很多毕业生都有海外高校学习交流经历,留学回国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缩小。编纂《2014年出国留学调查报告》的专家表示,根据数据推测,留学市场将在五年后出现“拐点”,回国人数将超过出国人数。这将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海归”找工作优势会变小,而国内院校的硕士找工作竞争压力会更大。

  翟洪刚表示,留学回国人员基本都以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等商科类和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所学专业太过集中,也导致找工作越来越难。留学生应该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时不要‘随大流’,理工科专业学生留学时,可选择一些工科类专业,从现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这类专业工作比较好找,收入也较高。留学生也应该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多进行实习,这对找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政策

  我省应借机争抢高端人才

  “‘海归’失去就业竞争优势是局部现象,基本只存在于‘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这对我省是利好消息,可借会将归国高端人才吸纳到我省。”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一位负责人说。

  李敏是哈尔滨人,2007年从黑龙江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读了硕士和博士。她想在北京找一个高校教师的工作,但由于硕士和博士所学不是一个专业,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北京竞争压力太大了,招聘我的学校都没有人事编制。”截至记者发稿时,李敏已经回到哈尔滨找工作,并在近日参加了多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她说,“虽然哈尔滨比不了一线大城市,但生活压力较小,而且在这里不但能够找到有编制的工作,未来发展也有上升空间。”

  《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指出,和前些年不同,职业发展空间是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就业单位最优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才是就业地区和薪资福利。对此,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负责引进海外人才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虽然我省在城市建设和薪资待遇上难与发达城市竞争,但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让归国人才感觉到我省重视并欢迎他们。“比如就业者十分看重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的人事编制,我省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政策调整。还可以让一些‘海归’成为项目负责人,这能起到示范效应,聚集更多人才。”

  记者在北京举办的一个专门针对归国人才的招聘会上发现,如山西、陕西这样的中西部省份,以及如苏州、厦门、大连等相对发达的地级市都在招聘会上“抢才”,记者却没看到我省企业的身影。

  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一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着力以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如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集纳人才,但很多“海归”并不知道这样的信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我省企业也应该敢于去‘北上广’的招聘会上争抢高端人才。把黑龙江是一个就业、创业热土的形象传播出去,这样才有利于下一步吸引人才。”还有专家指出,由于越来越多“海归”的竞争,很多国内、省内高校毕业生会向二三线城市流动,我省也应该抓住契机,将能留住的人才留下。(衣春翔 张凯慧)

【编辑:杨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