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亚学子难忘与中国“不了情”盼深入了解文化

2013年09月03日 16:1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25岁的哈萨克斯坦姑娘迪娜向记者展示2011年摄于上海的一张照片,她指着照片中雕刻在石壁上遒劲有力的几行字,眼神中透着好奇。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越深入研究这个国家和人民,就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谈起对中国的印象,迪娜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长久以来,我为中国文化的魅力所陶醉,所以毕业后决定来中国继续深造。”

  2010年,迪娜获得中国政府资助,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今年夏天毕业。谈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时,迪娜说:“我打算从事与汉语有关的工作。”

  来自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的阿伊莎目前在北京读大三,主攻汉语。“我留学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了解中国文化,”她说。“在这里能领略到古老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现代生活。”

  中国政府去年宣布,今后10年,中方将为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来华研修。

  迪娜说:“在哈萨克斯坦年轻人中,希望来中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成了时髦而又非常有前途的留学目的地。”

  对迪娜的这一说法,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90后姑娘沙克洛娃深有同感。“我们学校的课程,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等,使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意识,以及影响中国人人生观的因素和历史背景,还有我校安排的课外活动和我在中国国企实习的经历,对我求职有很大帮助。”

  沙克洛娃还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莎丽。今年春天,莎丽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顺利拿到本科文凭,并在一家中国企业驻哈萨克斯坦办事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中亚学子们在中国实现的不仅仅是求学梦。

  “我到中国时刚好19岁,这个年龄段人生观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影响终生。在中国的生活让我学会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家乡的朋友发现,我去中国后变得成熟了”,莎丽说着,眼神间不经意闪过一丝自豪之情。

  迪娜说:“在这里,我学会更加尊重他人,认识到爱国的真正含义。我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每位留学生都代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人们会根据他的言行,对他的祖国和人民做出评价,所以我们应该给人家留下良好的印象。”

  让这些中亚学子最割舍不下的,还是与中国的那份“不了情”。

  “中国有太多的事情让我难以忘怀。比如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四年级同学发言,当时我父母刚好来北京,他们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我特别地激动和感动。还有我第一次拿奖学金,那时我正好想给自己买一台相机,趁在国外多拍点照片作纪念。现在我一拿起相机,就想起在北京的留学岁月,想起我第一次拿奖学金的情景。”莎丽诉说着她对中国的难舍之情,“中国给我留下了最深刻、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

  “我希望毕业后继续在中国深造,更深入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阿伊莎说。(聂云鹏 何茹)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