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汉语桥”比赛选手侧记:汉语桥承载中国梦

2014年04月14日 13:1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我想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好大夫,我希望能到世界卫生组织工作,被派到中国,以东西方结合的医学知识治愈患者——这不是朦胧的梦。脚踏实地把中文学习好,我对中国的爱就会落到实处。”

  说这段话的是杨百翰大学生物医药系学生帕特里克·白捷(中文名为白谦成)。4月12日,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华盛顿赛区预赛在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来自美国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11名选手通过演讲诉说自己的中国情、中国梦。

  学习中文帮白谦成实现梦想,马里兰大学的艾米丽·张则通过“汉语桥”将心灵与中国亲人紧紧相连。在美国出生、长大的艾米丽从小就“嫉妒”爸爸能说两种语言,回中国探访亲友也得靠爸爸当翻译。艾米丽说,由于语言隔阂,她照顾生病的奶奶时不了解奶奶需要什么。“尽管彼此相爱,但语言障碍让我们两个人好像被一条河隔开了。我很想在这条河上建起一座桥。”

  来自特拉华大学的马修·沃斯感谢孔子学院老师为他起了魏同文这个中文名字,还让他踏上中国土地,与中国文化亲密接触。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安吉拉·沙科说,自己的性格在安怡洁这个中文名字中找到了对应,她也在汉语学习中重新发现自己。

  白谦成、魏同文、安怡洁……一个个诗意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青年。他们的故事或诙谐或感人,让人感受到这群年轻人宽广的视野。

  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副院长崔建新对本报记者说,从参赛者对“汉语桥 中国梦”主题的多元表达可以看到他们汉语水平的普遍提高。美国年轻人有与中国交往的愿望,相信中美关系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项目协调员瑞贝卡对选手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我也说中文,理解美国孩子说中文有多么不易。”瑞贝卡说,现在不少学生意识到汉语能帮他们推开更多的机会之门。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已从最初的好奇和个人兴趣,转变为意识到他们的未来需要中国的参与。

  白谦成说,他14岁时曾去中国旅游。“我希望能为这个美丽国家的人民做一点事。”和白谦成一样,更多美国青年正将中国规划进自己的未来,“汉语桥”连接起的不仅仅是朦胧的梦想。(李博雅 陈丽丹)

【编辑:于小喆】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