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藏族军乐女兵的北京阅兵行

2015年09月06日 1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9月3日,解放军军乐队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现场演奏。当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题:藏族军乐女兵的北京阅兵行

  中新社记者 张素

  21岁的藏族姑娘、中国首批女子导弹发射连的操作发射号手丹巴拉姆6日从北京返回原部队。几天前的中国“9·3”阅兵,拉姆在天安门广场站立了两个小时吹奏小号,“零失误”呈现30首乐曲。

  包括拉姆等100多名女兵演奏员在内的千余人解放军联合军乐团,3日在阅兵式现场演奏了《分列式进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在太行山上》等经典乐曲。

  “军乐的本质是鼓舞全军士气,演奏军乐时吹号更应吹出‘军乐精神’。”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副团长兼总指挥张海峰这样说。

  为带动基层部队军乐的发展,联合军乐团特意招收来自基层部队的业余演奏员。拉姆是2014年夏天因所在部队组建乐队才初识小号。来北京之前,她不曾掌握专业的吹奏方法,也不会化妆。

  这个姑娘能独立“点火”大国长剑,却“拿不起”一根眼线笔,“手一直抖,不敢画”。能够像男兵一样在13分钟内跑完3000米,却头疼于军乐团的形体训练,“不能猛,不能不顾形象”。

  总参代表队的小军鼓演奏员郭千熙是拉姆在集训期间的舍友。“拉姆的基础不太好,吹小号时总会冒出一些怪音。”郭千熙回忆说,拉姆极为刻苦,“她一有时间就去吹,熄灯后还要背谱。她不想让大家失望”。

  拉姆的动力不仅是军人的荣誉感,也肩负家族期待。她说,旧西藏地方政府明文规定“奴隶与女子不许考军政事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包括她的爷爷在内的农奴。

  “训练极为辛苦,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郭千熙说,集训期间每天从早到晚共4次训练,皮肤晒黑、脚面发胀、乐器染血是常事,长时间负担二三十斤的乐器“腰疼得弯不了”。即便如此,这也是她入伍以来最为自豪的一刻。

  如今,联合军乐团完成使命,成员各奔东西。拉姆不仅要把军乐知识带回去,还有她对实战化训练的新见解——此行她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精神让她“更有劲”。(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