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空军“英雄营”战法为何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

2016年06月24日 09:0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2015年9月3日,在万众瞩目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部战区空军某师“英雄营”作为空军地空导弹第一方队,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车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近年来,“英雄营”官兵锐意进取、永不停歇,在强军兴军征程上留下辉煌的足迹,先后出色完成阅兵、空中安保、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多次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到来之际,正在西北大漠执行实兵对抗演练任务的“英雄营”官兵,时刻牢记习主席的嘱托,面向空天战场全力锻造防空铁拳。

  从拖着导弹打游击到机动千里射天狼,“英雄之根”长出创新之果——

  创新火炬,引领“防空铁拳”奋力出击

  ■付 震 本报特约记者 张 雷 张 力

  图为“英雄营”官兵在训练。杨嘉奇摄

  传承英雄基因,筑牢信仰根基

  “英雄营”营史馆里,陈列着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排就坐,该营全体官兵站立在他们身后。这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次接见成建制营级单位。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照片已经泛黄,在它的旁边多了该营作为装备方队4次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照片,从战功赫赫的第一代防空武器,到国产新型防空武器,每一次亮相都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遐想,折射出中国空军的迅猛发展。

  去年7月23日,该营组织“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进”实践活动。当天南海北的老兵再次聚首时,照片中朝气蓬勃的年轻战士早已成为耄耋老人。他们在营史馆,驻足凝望那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当年战斗的实物,地空导弹兵的辉煌历程如画卷般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

  英雄的基因传承没有?光荣传统还在不在?能不能打赢未来战争……老兵们在追溯历史的同时,也向新时期的“英雄营”官兵们接连发问。

  新一代的官兵用实际行动作答。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划破长空,官兵如下山猛虎般奔向阵地,快步登上新型战车,导弹迅速起竖。目睹这一幕,老兵们既触摸到辉煌历史的基因密码,也看到了英雄传统的时代传承。

  为了让光荣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他们定期组织官兵代表到江西作战地开展“寻根之旅”,零距离感受前辈的决心和智慧;通过编印英模团队故事集,拍摄制作战斗历史纪实片,让官兵在学习光辉历史中领悟英雄传统,用好强营固魂的传家宝。

  “‘英雄营’从工作训练、日常养成和立身做人等方面着手,发动官兵制定《100个日常行为细节》,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师政委张天宝告诉记者,该营积极发扬红色传统,将“思想红、技术精、作风硬”的营魂融入基层建设实践,为英雄基因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构建人才方阵,积蓄创新能量

  前不久,“英雄营”的报文自动翻译软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软件能使接收的无线电指令得到即时翻译,为手工译码人员成功‘减负’,同时较大幅度提升收发两侧的同步水平。”软件设计者、该营一连助理工程师许强介绍道。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英雄营”能够始终保持创新发展,得益于他们一直把人才建设作为当务之急。

  换装某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后,面对教材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们及时组织专家编写近百万字的教材和兵器操作规范,并全部制成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知识讲座、专家授课辅导、技术骨干谈体会、宣传先进典型等形式,积极开展“我为掌握新装备献一计”和“小讨论、小考核、小竞赛、小交流”等活动,促进了一批战术技术创新成果涌现。

  尝到甜头的“英雄营”党委更加坚定了抓人才培养的决心。去年底,他们组织7名优秀技术干部集中攻关武器系统,针对人工上报目标情报存在误差、耗时较长的弱点,开发出指挥自动化软件,实现了信息传递“零时差”。野战指挥所的架设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且不便于机动转移,他们在初步论证后全程参与指导将运输车改装为指挥车,巧妙“浓缩”了过去的台、站、板、席等多个战位,得到官兵一致好评。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几十年来,“英雄营”官兵用坚定的信仰、果敢顽强的作风、一流的指挥操作技能、全面过硬的保障,驾驭防空装备,打造坚不可摧的防空“铁拳”。

  如今,“英雄营”已成为所在师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流动站”和“试验田”。他们优选官兵代表分批次分层次前来学习交流、代职代训,实地感受创新文化、提升创新意识,让人才的种子在全师部队生根发芽,为推动部队转型发展提供巨大能量。

  推进改革创新,催生强大战斗力

  初夏,“英雄营”营史馆迎来一批新兵,在一张发黄的奖状前,他们停下了脚步……

  “为表扬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特颁发此奖状,以资鼓励。”受奖者:空军地空导弹第二营;成果:地空导弹某项战法;落款:全国科学大会;时间:一九七八年。

  “一个营的战法居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仔细端详这张饱经历史风霜的奖状,新战士心中打了个问号:这究竟是个什么战法?

  时间回到50多年前,某国利用高空侦察机,多次绕过地空导弹营的火力网,深入我战略纵深侦察。怎样才能击落这型先进的高空侦察机?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到地空导弹兵身上。

  为此,该营潜心攻关,大胆革新,一次次测算、一遍遍推演……经过多次试验,一项新的战法应运而生。随后,他们两次使用这项战法击落敌机,让世界为之瞩目。

  长期发展中,“英雄营”官兵形成了一个共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加强转型大潮中“自适应”能力,营党委在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和装备改进等多重领域开启“头脑风暴”。那次,该营在戈壁大漠参加复杂电磁环境下多种型号武器协同演习,他们紧盯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检验了多种协同作战方式,探索并形成了多套新训法,有效解决了雷达间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问题,得到演习指挥部的高度评价。

  创新点燃了该营战斗力提升的动力引擎。换装某导弹武器系统后,他们在最近一次体系对抗演习中,先后击落“敌机”14架,在参演的8个导弹营中名列第一;赴某地参加防空演习任务,创造了地空导弹部队历史最好成绩,续写了“英雄营”的新篇章。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