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俄“海上联合-2016”演习:主动出击护卫海空安全

2016年09月19日 05:42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聚焦中俄“海上联合-2016”演习

  深海砺兵,战力在对抗中刷新升级

  ——直击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实兵行动现场

  弈棋之争,落子容易收官难。今天,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进入收官阶段,两国海军先后组织了联合立体夺控岛礁、联合海空寻歼、实际使用武器演练。演练中,看点、亮点频频闪现,精彩纷呈。请看本报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作战谋划共用一个平台

  本报记者石瑞宁、通讯员甘俊发自昆仑山舰:空中战鹰轰鸣,海上两栖战车竞渡。今天,联合立体夺控岛礁演练如期展开,红方登陆群指挥所内口令声声,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登陆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屏幕上,闪烁的光点快速移动,每个光点都代表一艘搭载了中俄双方陆战队员的冲锋舟。数辆中俄两栖坦克、步战车成单横队队形,正泛水突击。

  突然,一条最新的“敌情”在屏幕上跳了出来:俄方“佩列斯韦特”号登陆舰发现某岛礁高地火力据点,请求火力支援!

  “命令大庆舰,立即组织火力支援!”登陆群指挥员、某登陆舰支队支队长李向东口令刚下完,报文已被输入系统。

  记者从态势图上看到,正在1号火力支援区游弋的大庆舰当即转向加速,使用舰炮打击“敌”火力据点,为我登陆兵力提供了有效火力支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蓝方两架歼轰机出现在附近海域,意图伺机对登陆行动实施阻击。登陆群指挥所一边命令各舰加强海空警戒瞭望和综合防御,一边向红方联合指挥部申请支援。

  面对“狡猾”的对手,中俄各参演部队利用同一张指挥控制网,紧紧地攥成一个拳头:航空兵对岛礁临空“轰炸”,摧毁防御工事和火力;驱护舰群分兵前出,寻歼蓝方海空兵力;中俄陆战队员首次以混编换乘形式搭载冲锋舟,联手泛水突击……

  9时许,红方发现蓝方在滩头仍存在残余火力时,两栖装甲编队距离岸滩仅有300米,不宜使用舰艇实施对岸火力支援。指挥所参谋长塔夫卡耶夫中校果断建议,组织两栖坦克火力齐射。在中、俄联合火力的打击下,水际岸滩通路成功开辟。

  硝烟散尽,李向东感触地谈到:“这次演习,双方共用同一个平台谋划战斗,联合的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主动出击护卫海空安全

  本报记者武元晋、通讯员徐广发自广州舰:清晨,轻雾笼罩海面。当红方登陆群蓄势待发,准备联合立体夺控某岛礁时,红方第一舰艇编队也游弋在海面上,密切注视着海天“敌情”。

  红方侦察体系全面启动,编队依托广州舰和黄山舰舰载直升机、本舰超视距雷达等侦测到的海空信息,一条条实时数据不断显示在巨幅显示屏上。

  随着红方登陆群距夺控目标岛礁越来越近,蓝方舰艇、航空兵出动频次愈发频繁。“发现不明空中目标,方位××、距离××、航向××、航速××。”8时50分,广州舰超视距雷达捕捉到蓝方航空兵来袭,立即上报编队指挥所。编队指挥员翟保然立即下令:“各舰做好防空抗导准备。” 转眼间,广州舰发现蓝方舰艇活动的方向、距离、航速等信息,立即按照编队指挥员命令,通过“海上联合-2016”专用指挥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友军部队。

  9时许,红方第一舰艇编队指挥所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昆仑山舰舰载直升机航拍画面:登陆群已经成功抢滩登陆。一直绷紧神经的中、俄指挥组成员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战场态势已经明朗。”编队指挥组成员潘兰波说,编队确保了登陆输送群侧翼安全,粉碎了蓝方打击红方输送兵力的企图。

  果不其然,编队指挥所接连收到各舰上报的信息:空中目标正在远离,徒劳无功的蓝方航空兵铩羽而归。看到这一场景,编队指挥员翟保然和编队参谋长、俄“激烈”号驱逐舰舰长艾斯蒙德都认为,这是联合之胜——中俄海军密切配合,红方第一、第二舰艇编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受领的任务。

  实弹射击在风浪中展开

  本报记者张旗、通讯员陈辉发自黄山舰:在经历了联合机动、联合防空、联合反潜等实战化演练科目的轮番考验后,中俄两军官兵在海面展开真枪实弹的演练。

  波峰浪谷间,黄山舰和俄海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驱逐舰等6艘战舰一字排开,按照对海、对潜、对空顺序,依次运用主炮、火箭深弹和速射炮进行实弹射击。

  作战值班室内,黄山舰舰长张辉武要求官兵一旦抓住战机便立刻开火,海况、水温、水深、风向、浪高……一项项数据源源不断汇集到张辉武面前。他需要快速做出判断。此刻,海面上狂风大作、浪起潮涌,舰艇摇摆加剧,记者不禁为官兵们捏了把汗。

  大风大浪、复杂海情正是检验练兵成果的好机会。只见主炮区队长杨先伟不断修正数据,使主炮在摇摆的舰艇中始终保持水平稳定,并展开一波又一波连续攻击……

  海上目标刚刚歼灭,“海底幽灵”又突然来袭。官兵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只见早已蓄势待发的火箭深弹如鲨鱼扑食,迅猛入水。瞬间,海面上腾起水柱,视线中一片水雾——“‘敌方’潜艇中弹!”

  与此同时,由数架无人机扮演的“敌”战机飞临编队上空。面对空中威胁,中俄混合编队采用单纵队方式组成防御队形。“轰隆隆”,速射炮如老牛闷吼,弹壳掉落如天女散花,在海天间织起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一架“敌”机刚刚露头便被击中……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折射了中俄海军近年来实战化训练的丰硕成果。仗剑走海疆,但见那汪洋大海之中,一艘艘战舰狂飙又起,竖起一道守护海空安全的坚实屏障。

  信息奔流助火力更精准

  本报记者欧阳浩、通讯员彭伟发自三亚舰:今天下午,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实际使用武器科目演练如期展开,将湛江以东某海域搅得天翻地覆。中俄战舰组成单纵队实弹射击队形,轮流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

  武侠小说中,剑客的最高境界是独孤求败。三亚舰就像一名出色的剑客,但他并不孤独。

  “方位××,距离××。”14时许,“敌情”传来,三亚舰亮剑了。

  三亚舰的炮瞄雷达牢牢锁定目标。与此同时,来自中俄各兄弟舰艇的数据信息汇聚在一起。

  “未来作战,打的就是体系。”三亚舰情电长刘泽告诉记者,这次火力打击,他们十分重视情报共享,充分运用某数据分析和海空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提高打击效能。

  在前不久海军组织的演习中,三亚舰与友舰密切配合,情报共享,科学分工。面对来袭的数枚导弹,在友舰拦截失利的情况下,三亚舰迅速“补台”,成功实施了拦截。

  信息奔流让火力更精准。打击结果显示,5组炮弹全部命中目标。

  主炮轰鸣刚歇,实射火箭深弹演练接踵而至,编队转为单横队。

  “打击水下目标,更能看出体系的重要性。”刘泽介绍说,搜索水下目标,就像捕鱼,渔网结得越大、越密致,搜索效果自然越好。

  “锁定目标。”“发射!”指令话音未落,2枚火箭深弹喷射而出,鱼跃入海,一声闷响,水柱冲天。

  紧接着,副炮开始对靶机进行射击。各舰艇密切配合,信息网和火力网覆盖海天之间。“哒哒哒……”三亚舰果断开火,第一架靶机应声而落。

  16时许,硝烟散去,海上归于平静,但信息之力、体系之功,在三亚舰官兵脑海中翻起阵阵波涛……

  斗智斗勇当好“磨刀石”

  本报记者陈国全、通讯员林健发自郑州舰:晨曦中,蓝方指挥舰郑州舰紧急起锚,悄悄驶出红方海上联合编队雷达的探测距离。

  这一仗,双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红方的演练科目是联合立体夺控岛礁,蓝方的目标是粉碎红方的夺岛计划;红方派出了包括数艘驱护舰、登陆舰及舰载直升机在内的强大阵容,而蓝方则拥有导弹驱逐舰、预警机、陆战队和歼轰机等精兵强将。

  “舰载机起降部署。”7时30分,某型舰载侦察预警直升机从郑州舰飞行甲板起飞,在海面卷起阵阵水雾。蓝方指挥员、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卢飞云介绍说,该型直升机雷达探测距离远、滞空时间长,能够在红方舰艇编队防空导弹射程之外对目标进行持续侦察,并引导蓝方舰艇和歼轰机对红方实施导弹攻击。

  作战态势图上,直升机前出轨迹清晰可见。此时,情电长牛志勇大声报告:“发现红方舰艇编队。”指挥控制平台上,只见数个红方目标正在靠近蓝方守卫的岛礁。

  发现来犯之“敌”,但蓝方却并不急于攻击。“善谋才能善战、才能善赢。”卢飞云告诉记者,此时红方兵力集中,防卫能力强,贸然打击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暴露自身。

  半个小时过去,记者通过指挥控制系统看到,红方舰艇编队突然解散队形,分别朝多个方向航行展开。“红方准备泛水了。”舰长陈曦心领神会,迅速下达命令,“导弹攻击,打击目标××批。”隐匿多时的郑州舰火力全开,对红方舰艇编队展开多波次导弹攻击。

  攻击发起便如骤雨。紧随其后,蓝方指挥员抓住红方防空能力尚未完全恢复的间隙迅速下令,指挥引导歼轰机对其登陆舰船展开轮番攻击。

  “未知的对抗,才能真正检验联合作战水平。”演练结束时,卢飞云直言,此次中俄联演首次采取红蓝“背靠背”对抗的模式进行,就是要让蓝方真正成为中俄两国海军联合互信的“磨刀石”。

  (本报湛江9月18日电)

【编辑:吉翔】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