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印越防务合作持续升温 但对地区格局影响有限

2016年10月01日 09: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9月3日,正在越南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向越南提供5亿美元贷款,用于两国间的防务合作。当日,印越两国签署了多份双边合作协议,涉及国防、网络安全、联合国维和、海事信息共享等多个领域。莫迪与越南总理阮春福还表示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印度与越南的防务安全合作持续升温,其间隐含不少“中国因素”,用意和指向颇为微妙。

  作为中南半岛核心国家,越南历来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印越防务安全合作同样出于地缘战略的深远考量。自2014年11月莫迪将“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以来,印度国防政策的战略目标开始从南亚大陆转向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地区。东盟是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核心,而越南则发挥着“意义重大”的支柱作用。莫迪上任后,印度总统、外交部长、议会议长和国家安全顾问先后访问越南,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多年革新开放,越南逐渐形成了“大国优先、邻国优先、传统友好国家优先”的“三优先”政策。大国外交成为越南全方位外交的重中之重。印度作为越南传统友好国家,不仅是南亚地区强国,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平衡力量,自然为越南所看重。

  近年来,印越防务安全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在防务安全合作机制方面,印越两国建立了印度—越南联合委员会、印越政治磋商会、印越战略对话、印越安全对话等防务安全合作机制。2003年5月,印越两国发表《全面合作框架联合声明》,承诺双方将定期举行高层会晤,扩大防务安全合作。2007年7月,印越签署新的防务安全协议,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从法律层面确认了印度优先向越南出售武器装备等相关事项,包括中程、远程防空导弹及战斗机等先进武器系统。2009年11月两国签署“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双边防务合作加速发展。印越防务安全合作还充分利用东盟这一平台,通过东盟国防高官扩大会议、东盟与对话伙伴国国防高官会、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亚洲安全会议等机制和场合,在防务安全领域展开了频繁的、有深度的合作。

  在防务安全合作内容方面,由于印越两国的武器装备以俄制为主,而印度在后续研发、武器维修和零配件服务等方面远胜越南,这为印越防务合作提供了契机。印越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达10多项,包括印度为越军培训人员、提供和协助越南改造武器装备,越南为印度提供丛林作战训练课目,以及两国进行经常性、常态化的军事情报交流等。

  目前,印度对越南武器出口、情报分享与海洋安全成为双边防务合作的新亮点。2013年11月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印期间,印度给予越南1亿美元的贷款采购印度制造的4艘高速巡逻艇,并签署了“相互保护机密信息交流协议”。2014年10月莫迪会见越南总理阮晋勇时表示,印度要帮助越南实现国防现代化。2015年5月,印越签署《2015-2020年印越国防合作共同愿景声明》,同意扩大海上安全合作和军事训练活动。此外,印度在越南设立监测站、两国联合发射卫星以及寻求在火箭和导弹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莫迪此访可能会向越南出口包括“黑鲨”反潜艇鱼雷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内的武器装备。

  作为“金砖国家”的印度和“展望五国”的越南,目前均属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通过深化防务安全合作,印度实现了在西太平洋尤其是南海周边的军事存在,越南则在南海航行自由以及解决领海争端等议题国际化上取得了一定回报。在多边层面,随着美日等国加大对印度、越南的拉拢力度,印越顺势加速战略靠拢,分享战略协调的红利。出于传统友好关系和现实利益驱动,印越两国未来会加强和扩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防务安全合作水平。

  不过,相比于该区域其他大国,印越两国综合实力相对有限,尤其是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薄弱环节较多,武器装备进口依赖程度高,其防务安全合作对地区格局的影响有限。印度与越南都与中国有着高额贸易往来。2015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08亿美元,而中越双边贸易额高达958亿美元。此外,印越防务安全合作多着眼于战略层面,具体合作内容尚有待深化。如印度的武器主要出口斯里兰卡、尼泊尔、厄瓜多尔、马尔代夫等国,而越南的武器主要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朝鲜等国,这从侧面反映出双方防务安全合作的局限性。而两国在防务安全方面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密切合作,也影响了两国防务安全合作的水平。

  (慕小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编辑:陈鸿燕】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